查成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彰所知论

彰所知论

书名。藏文佛学古籍名著。元代乌思藏高僧帝师※八思巴撰。全书共分五品:(1)器世界,主要述日轮、月轮、诸星宿、妙高山等佛家宇宙观;(2)情世界,主要述古印度、吐蕃、蒙古诸王宏扬佛法情况;(3)道法,(4)果法,(5)无为法,此三品主要教授藏传佛教萨迦派教法并阐述本派主张。以此五品总摄佛法之一切所知,故名。元至元十三年(1276),奏请辞帝师职归里,世祖命皇太子真金护送返乌思藏,此书之主要章节,先曾为世祖对御陈说,至是乃更应真金太子之求请,约在至元十五年(1278)八月于萨迦法席结集口授,由其弟子辈笔录成书。经由其门下沙罗巴泽为汉文,大德十年(1306)刊成,以后收入大藏经之论部。此书为藏传佛教后弘期最早的佛学名著之一,有关本书体例及排列次序,尤其是有关吐蕃王朝时期松赞干布、赤松德赞、赤祖德赞三代赞普(王)建寺译经之叙述,为后来有关佛学、史学之藏文著作一体遵循。藏文收入《萨迦五祖全集》。

猜你喜欢

  • 亦里察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正统(1436—1449)后设。《满洲源流考》改作伊拉齐卫,并说清代伊拉齐山在吉林城(今吉林市)西90里。

  • 马之龙

    1781—1852晚清著名诗人和作家。字子云,号雪楼。纳西族(-作回族)。云南丽江大研镇人。为人正直不阿,博学多才,善吹铁笛,与同乡牛焘并称为“牛琴马笛”。具有爱国思想,喜谈天下古今时弊,慨然著文评论

  • 李怀秀

    见“阻午可汗”(1259页)。

  • 伽倻琴

    朝鲜族的一种弹拨乐器。流行于延边等地区。类似汉族古筝。始于朝鲜三国时代。伽倻人于勒创制。据《三国史记》载:“伽倻琴,亦法中国乐部筝而为之”。其形“上圆象天,下平象地”。共有12弦,乃“拟十二月”。其后

  • 夏捺钵

    见“捺钵”(2037页)。

  • 柯尔克孜族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柯尔克孜”,突厥语,系本族自称,一般释为“四十个姑娘”;另可解释为“四十个部落”;或谓为“草原人”等。主要分布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少数散居于其他各县和黑龙江省

  • 王会图

    见“黠戛斯朝贡图”(2587页)。

  • 塔瞻

    ?—1647清初将领。满洲正黄旗人。舒穆录氏。杨古利次子。崇德二年(1637),袭父超品公爵,擢内大臣。六年,随军围锦州,败明经略洪承畴援兵13万,与大臣伊尔登率军追击,设伏高桥,斩明兵甚多。后因不能

  • 益宗

    见“脱古思帖木儿”(2083页)。

  • 龙格萝

    京语音译,意为“大家的山林”。京族对村寨公有山林称谓。解放前京族地区的山林多为村寨公有,由“翁村”(村长)派专人看管,主要作修建“哈亭”(安设神位和祖先牌位的地方)之用,村民不得随意砍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