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忠孝安抚司

忠孝安抚司

元明清时期湖广土家族土司。始置于元初,治今湖北恩施县西南。至正十一年(1351),改称忠孝军民府。明洪武四年(1371)十二月,更为长官司,以田墨司为长官。不久复升安抚司。二十三年(1390)因反明被废。永乐五年(1407)复置,令田大英充安抚使,隶施州卫管辖。清兴,因明制。康熙八年(1669),令田京袭安抚使,累授总兵衔。雍正十三年(1735),安抚抚田璋被迫呈请改土归流,辖地并入恩施县。

猜你喜欢

  • 捕兀剌川

    蒙古国地名。又译不刺川、不兀整理客额儿。位于薛良格河(今蒙古国境内色楞格河一段)流域。蒙古国建立前,蔑儿乞部世居该地。蒙古部铁木镇(成吉思汗)、克烈部王罕屡败其部于此。后并于蒙古部。

  • 唃厮啰

    ①人名(997—1065)唃厮啰政权创建者。清人译作“嘉勒斯赉”。吐蕃王朝赞普后裔。生于高昌磨榆国。原名欺南凌温。12岁时被河州羌人大贾何郎业贤携至河州(今甘肃临夏),安置于心城。后又

  • 乌尔坦墓群

    古墓葬。位于今新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东南36公里的乌尔坦村。海拔1400米左右。有墓150座,可分三片。乌尔坦村河谷以西约有50座,大型墓4座,南北排列,封堆高2—2.5米,直径30米左右。靠北端一座

  • 永淳抗租运动

    近代壮族农民运动之一。鸦片战争后,郁江流域壮、汉族地区土地百分之八十为地主阶级所据有,地租赋税骤增,农民穷困。清咸丰元年(1851)秋,广西永淳县(今属横州)十三屯壮族爆发大规模的抗租运动,选派黄可经

  • 逻盛

    635—712唐代南诏第二世王。乌蛮,姓蒙氏。又作罗盛、逻晟、罗慎、罗晟炎。※独逻(细奴逻)之子。唐高宗上元元年(674),父卒,继位。武后(684—705年在位)时入朝至长安(今陕西西安市),受赐锦

  • 叭桑目底

    古代傣族传说人物。被尊为傣族社会各种制度的建立者。“叭桑目底”傣语意为“群众代表”。西双版纳传说中傣族人民智慧的化身。相传他首倡人民建造村寨,栽瓜种稻,开始定居,进行农耕。教人们信奉寨神、勐神(地方神

  • 前秦文桓皇帝

    见“苻雄”(1342页)。

  • 女姑

    见“女古”(144页)。

  • 清史列传

    书名。清人物传记。80卷。分宗室王公、大臣、忠义、儒林、文苑、循吏、贰臣和逆臣8门,正传1979人,包括附传约2800人。是书不著编纂人,亦无序跋,不详其稿本来源,有人认为:(一)出于原国史馆编纂的《

  • 梁弥机

    ?—485宕昌羌国王。※梁弥治之子。父卒,袭位,遣司马利柱奉表贡方物于北魏。杨文度叛魏,围武都(今甘肃武都东南),遣其二兄率众救之,破文度。魏文帝时,遣子桥表贡朱砂、雌黄、白石胆各百斤,后岁以为常,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