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怨军

怨军

契丹亡国前临时组织的一种军队。北辽时改称“常胜军”。天庆三年(1113),※完颜阿骨打为※女真首领后,女真始兴,迅速壮大,次年,起兵反契丹,攻城占地,连连获胜。五年八月,天祚帝发大军亲征,欲一举灭女真,大败,损失惨重。次年正月,渤海人高永昌等又纷反自立,局势严重,辽东饥民诸多,天祚帝纳谏,令素有人望的燕王※耶律淳(天祚帝叔父)招募流民,组成“怨军”(一说组成于天庆七年九月),得2.8万余人。以所募州为号,募自宜州者谓前、后宜营;自锦州者曰前、后锦营;自乾、显者曰乾、显营;又有乾显大营、岩州营,共8营。建怨军八营都详稳司以掌之。是军组成后,因军需供应困难,军心不稳,接连出现反叛,统帅抱怨:“所谓怨军,未能报怨于金人,而屡怨于我家。”(《契丹国志》卷11)天庆七年(1117)十二月,与女真军战于蒺藜山(今辽宁阜新北),大败。至保大二年(1122)三月,天祚帝西逃夹山(今内蒙古武川西),与南京(今北京)失却联系,驻南京臣将持怨军拥耶律淳称“天锡皇帝”,改元建福,是为北辽。于时,怨军改名“常胜军”。十二月,女真攻南京,郭药师率该军大部投宋。金天会三年(1125)十二月,郭药师战败降金,次年二月,金明令此军解散。

猜你喜欢

  • 段智廉

    ? —1204宋代云南大理国(后理国)第十九世国王。一作段智连。白族。大理人。※段智兴子。宋宁宗庆元六年(1200),父卒,即王位。翌年改元凤历(一作即位当年改元)。后又改元元寿(一作天寿)。嘉泰二年

  • 巴州僚

    南北朝至唐代巴州地区僚人的总称。以居地为族称。分布在四川巴中、平昌一带。北魏延昌三年(514),以梁、益州控摄险远,于归化郡置巴州(治今四川巴中),以统诸僚。令巴州僚人首领严始欣为刺史。立隆城镇,所辖

  • 毛杉树歌节

    布依族民间传统节日。每年夏历三月初三以后的蛇日举行,连续3天。地点在贵州安龙县德卧镇。参加者以安龙、贞丰、册亨、望谟、兴义等地布依族为主。相传布依族英雄彭臣、马武因向清顺治帝贡献名马,被封为大将,奉命

  • 孝成康靖皇帝

    见“耶律贤”(1302页)。

  • 曳剌

    见“拽刺”(1620页)。

  • 扇舞

    朝鲜族传统民俗舞蹈。流行于延边等地区。由女子表演。源于萨满教以及民间艺人在说唱表演艺术中所运用的挥扇动作和艺妓的即兴表演。舞者双手各持一把鲜艳的彩扇或羽毛扇,在民族乐器伴奏下,翻飞着彩扇,做出各种优美

  • 意侯奢

    高句骊国官号。又作意俟奢、竟侯奢。见于《北史》、《周书》、《隋书》三史本传,列为高句骊国等级“大官”中之第五等,位于※“小兄”之下,※“乌拙”之上,与诸官分掌内外事。其他正史皆不载此名。

  • 拓跋直懃驾头拔羽直

    见“元羽”(225页)。

  • 炒蛮

    明代蒙古朵颜卫领主。一说为朵颜卫都督※花当重孙,伯颜帖忽思次子;一说为花当孙,哈哈赤长子。受明封都指挥佥事,居古北口塞外,受明岁赏。早年受本卫首领长昂压制,故倚重明朝。隆庆六年(1572),与脑毛大、

  • 嘉色仁波切

    青海郭隆寺(佑宁寺)创建者。全名嘉色屯月曲吉绛措。藏族。西藏达布地区人。随三世达赖索南嘉措出家,在达布扎仓学经,从三世达赖、四世班禅罗桑却吉坚赞等学习佛典。后赴彭域久波山,在凯珠琼波修道处修行,取得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