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旗地

旗地

清代八旗成员所占有的田地。始于天命六年(1621),清太祖努尔哈赤在辽沈地区实行“计丁授田”,每一成年旗丁授田6垧。后继续推行此制,于顺治元年(1644)至康熙(1662—1722)初年,清政府先后进行三次大规模的圈地,共圈占畿辅官民田地16万余顷,各地驻防八旗亦进行圈占,分别授予八旗成员。此畿辅旗地、驻防旗地和入关前巳圈占的盛京旗地即构成清代文献中所说的“八旗旗地”。分为4类:皇庄,亦称官庄,为皇帝私产,有内务府官庄,盛京户部、礼部、工部官庄及三陵所属官庄;王庄,即八旗王公贵族的庄园;官员庄田,即八旗官员占有的土地;兵丁“份地”,即八旗兵丁按丁分给的土地。官员庄田和兵丁“份地”称为“一般旗地”。清初圈占的旗地又称“老圈地”,免除田赋。以后八旗人员另行垦荒的“旗余地”、“升科地”等,则需按亩上交田赋。清初禁止“旗民交产”,不准汉人典买旗地。但至乾隆四年(1739),畿辅“民典旗地已不下数百万亩、典地民人不下数十万户”。嗣后,畿辅、奉天和吉林的旗地大半都典卖与民人。咸丰二年(1852),清政府公布“旗民交产章程”,允许将关内旗地卖与汉民。此后时行时止,至光绪三十一年(1905),已准许“旗民交产”,汉民不仅可典买关内旗地,亦可典买关外旗地。同年,丈放锦州官庄,庄头、壮丁、佃农只要交银,同样可以买到庄地。民国初年,关内外的皇庄、王庄相继丈放。奉天实行“田赋划一”(旗地民田按同一税率纳税)。至此,旗地遂告结束。

猜你喜欢

  • 昌州

    唐代纳抚※契丹所置州名。唐太宗贞观二年(628)置,领契丹松漠部落。侨治静蕃戍。隶营州都督府(治所在今辽宁省朝阳)。为唐建契丹十七州之一。七年(633),治徙三合镇。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契丹

  • 莫朗

    珞巴族阿帕塔尼部落方言译音,旧时祈求丰收的仪式名称。珞巴族习俗,流行于西藏自治区西巴霞曲流域。每年春耕开始前,以村为单位,在巫师的带领下,穿着节日服装的青少年男子,在一定范围内,到各村游行,在路过庄稼

  • 喀尔喀车臣汗部右翼中左旗

    清外蒙古诸旗之一。牧地东至喀喇诺尔接本部右翼前旗界,西至察罕特莫滚山梁接本部右翼中前旗界,南至布隆和特接本部右翼中前旗界,北至库登图山接车臣汗旗界。有佐领1。会盟于克鲁伦巴尔和屯盟。康熙五十二年(17

  • 主儿扯歹

    见“术赤台”(490页)。

  • 蒙藏院

    民国时掌管蒙古、西藏等地区少数民族事务的中央机构。1914年5月,袁世凯政府公布《中华民国约法》后,由※蒙藏事务局改置,形同清※理藩院,地位与各部并列。直隶大总统。设总裁、副总裁、参事、司长、秘书等。

  • 洪亮吉

    1746—1809清代文史学家。江苏阳湖(今武进)人。字稚存,一字君直,号北江。乾隆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充国史馆纂修官,参预修撰《高宗实录》,旋督贵州学政。嘉庆四年(1799)以直言朝政获罪,谪戍新疆

  • 不他失礼

    1568—1597明代蒙古右翼土默特部领主。又译博达锡里等。孛儿只斤氏。※俺答汗第七子,※三娘子所生。驻牧于丰州滩北(在今大青山后)。隆庆五年(1571),受明封为指挥佥事,旋升指挥同知。在山西水泉营

  • 马伏海

    1715—1812中国伊斯兰教胡门门宦创始人。经名哎布则地。甘肃东乡(今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人。东乡族。因其胡须长而命其所创门宦名胡门。又因其原籍为东乡红泥滩,故又称“红门门宦”。幼年在清真寺学经,后

  • 蓝山翠

    1805—1875清末广西壮族抗清首领。广西马平县(今柳江县)流山乡鱼窝村人。壮族。勤奋好学,颇通诗文,早年考中秀才,颇受乡人尊崇。同治十一年(1872),村民奋起反抗地方官府以白银代粮纳赋,被举为首

  • 八关

    明廷在滇西沿边所筑八关隘的总称。16世纪至17世纪,缅甸王朝常侵扰滇西边境地区,屡为明军所阻,为防御其东侵,万历二十二年(1594),云南巡抚陈用宾在“三宣”(陇川、南甸、干崖三宣抚司)沿边修筑八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