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木增

木增

1587—1646

明末云南丽江土官、诗人。纳西族。字长卿,号华岳,又号生白。纳西族名阿宅阿寺。土知府木青(阿胜阿宅)长子。万历二十六年(1598)袭父职,被称“木天王”。多次随军或亲率土兵征战,势力西及边陲,北至理塘、巴塘。多次向明朝输军饷。政事开明,曾为地方修渠造桥筑道,开金银铜矿,置作坊,建盐井,助工至万,不遗余力。丽江地贫脊薄,民常艰食,“增惄然闵焉。如蠲岁课,又发其连世所储为施,一境无隐民馁人,故币藏常虚。”崇佛事,尝捐赠各处修建经阁、寺庙。朝廷历授云南、广西、四川等布政使司左、右参政职衔,敕谕“益笃忠贞”字。崇祯十七年(1644),升左布政使司职衔,晋太仆寺卿,位列九卿。自幼接受汉族文化,工于诗文,有较高文学造诣,亦善书法。著有《云迈集》、《啸月函》、《光碧楼选草》、《山中逸趣集》、《芝山集》、《空翠居录》等。著名文人董其昌、徐霞客、傅宗龙、康泰等分别为其诗文作跋。徐霞客还为其《云淡墨》分门标类。该作6卷已收入《四库全书》。

猜你喜欢

  • 三勐改流

    约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前后,今云南耿马县境内设有三个傣族土司:勐缅长官司,土长官奉氏;勐撒巡检司,土巡检罕氏;双江县境内设有勐勐巡检司,土巡检罕氏。明谢肇淛《滇略》,称三土司为“三勐”,遂相沿为

  • 什和勒伯克

    清代新疆维吾尔族地方官名。又称什扈尔伯克、石笏尔伯克,什瑚尔伯克、沙虎勒伯克。维吾尔语。职司掌管驿馆的粮食、草料等杂务。乾隆二十四年(1759)定为六、七品。光绪十三年(1887)废。参见“伯克制度”

  • 斡里端

    见“萧挞不也”(2426页)。

  • 呢牙斯

    ?—1878清代新疆维吾尔族伯克。又作尼牙斯。原为叶尔羌(今莎车)阿奇木伯克。同治三年(1864),乘库车爆发农民起义之机起兵,为库车义军首领热西丁和卓和当地回族联军所败。遂向阿古柏求援,谋夺叶尔羌回

  • 桂古达尔

    清初达斡尔族首领、抗俄英雄。居桂古达尔,以地为氏。顺治八年(1651),沙俄侵略军入犯其地,率领千余名达斡尔人保卫家乡,在桂古达尔城寨附近反抗沙俄侵略者,宁死不屈。

  • 琉璃桥

    西藏拉萨古桥名。因系宇妥家族出资兴建,藏语通称“宇妥三巴”,即“宇妥桥”。在拉萨大昭寺西,布达拉宫东。相传为唐代古迹。桥身五孔,为甬道式建筑,绿瓦飞檐,琉璃为料,故俗称琉璃桥。《卫藏通志》载有此桥,今

  • 雅达干

    即“雅德根”(2197页)。

  • 什阳抗暴斗争

    海南岛黎族人民反抗国民党残酷压迫与剥削的武装斗争。1939年冬,日寇相继侵占海南岛沿海城镇,并加紧向岛内“蚕食”和“扫荡”。白沙县长邱海云一夥,乘国难之机,大量囤积私盐、火柴等物资,以备诈骗黎族人民钱

  • 吹没辇

    见“碎叶水”(2351页)、

  • 耶律图鲁窘

    ?—947契丹开国初期臣将。早年名徒离骨,字阿鲁隐。契丹族。为肃祖曾孙(一作五世孙),五院部夷离堇(军事首领)敌鲁古子。骁勇而有谋略。太宗天显十一年(936)九月,父南下伐后唐殁于兵,受诏袭父职,并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