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永宁宣抚司

永宁宣抚司

元明四川彝族土官署名。元至正中(1341—1368)改永宁路置。治所在今四川叙永县西南。明洪武四年(1371),土官宣抚使归明,改为永宁等处军民安抚司,移治今叙永县永宁河东。七年复升宣抚司,秩正三品。均用土官。八年,任命禄照为宣抚使。十七年(1384),贡马,诏赐银币、官服,定三年一贡马。次年遣弟阿居入朝,奏所管境内因兵乱疾病之害,农稼歉收,交纳不能如数,蠲之。二十三年(1390),请疏浚河道。未几,禄照被罪案牵连,逮至京师,放逐,卒于途。因二子皆在太学学习,遂命妻奢尾署司事。二十六年因奢尾谏,子阿聂袭职。宣德八年(1433),故阿聂妻奢苏进京朝贡,准袭宣抚使职。次年,应奢苏奏请,以永宁监生为儒学训导。成化间(1465—1487),奢贵继任土职。嘉靖二十五年(1546),宣抚司女土官献大木,因功给诰命。后奢效忠袭任宣抚使。死后因妻奢世统无子,妾奢世续生子奢崇周,年幼,妻欲夺印,妻与妾遂为争印相仇杀。总兵郭成等乘机发兵掠奢氏九世所积,因起乱。后郭成等被劾,定二妇分地各管所属。万历十四年(1586),奢崇周代宣抚使职。未几死,由奢效忠亲弟尽忠子奢崇明受命袭宣抚使,奢世续匿印不予。奢崇明及子奢寅久有异志,天启元年(1621),借请调二万兵授辽东战事,集数万土兵反明,占据重庆。二年,进围成都达百日。谮号大梁,后受挫。三年,明废宣抚司。崇祯元年(1628),崇明联合水西土舍安邦彦土兵,势复振,自号大梁王。二年,兵败,被明总督朱燮元所部包围,战死。

猜你喜欢

  • 末赤

    元朝将领。蒙古乃蛮部人。昔不察子。初任札剌儿都镇抚属副弹压。至元十年(1273),随军破宋襄阳。翌年,从都万户奥鲁赤破沙洋、新城。十二年,随参政阿剌罕破松关,署总把。从定岭海,署镇抚。二十四年,进武略

  • 和礼霍孙

    元朝大臣。又译和鲁火孙、和鲁霍孙、火鲁火孙、火礼霍孙。蒙古人。世祖至元五年(1268),任翰林待制兼起居注。九年,谏言选汉官子弟入蒙古字国子学,习蒙古字。十年,以翰林学士承旨兼会同馆事,主朝廷咨访,降

  • 高良惠

    1160—1227西夏大臣。夏仁宗时(1139—1193)枢密直学士高岳孙。为人忠厚。有治世之才。神宗时常论国事而不被取信。献宗乾定元年(1223),任右丞相,以蒙古势强,夏国日衰,首进和金3策,被采

  • 瑶族

    中国南方少数民族之一。有“勉”、“甘迪门”、“坳标”、“拉加”、“炯奈”、“金门”、“藻敏”、“布努”等不同自称和“盘瑶”、“过山瑶”、“茶山瑶”、“花蓝瑶”、“背篓瑶”、“八排瑶”、“板瑶”、“白裤

  • 玉木忽儿

    元朝宗王。又译药木忽儿、要木忽尔、岳木忽而等。蒙古孛儿只斤氏。*阿里不哥长子。世祖至元八年(1271),从皇子北平王那木罕出镇阿力麻里(今新疆霍城)。十三年(或作十四年),暗结蒙哥汗子河平王昔里吉及诸

  • 逻些

    唐吐蕃王朝古都。即逻娑之别译,今之拉萨,清初曾称之为招地,参见“逻娑”(2062页)。

  • 慕容纳

    十六国时期前燕宗王。昌黎棘城(今辽宁义县西北)人。鲜卑慕容氏。南燕国君※慕容德兄,※慕容超父。前燕元玺三年(354),被国君慕容封为北海王。建熙十一年(370),燕都城邺(今河北临漳西

  • 喜辰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正统(1436—1449)后设。《满洲源流考》将该卫与永乐八年(1410)十一月设置之喜申卫均称作希禅卫。

  • 家伍

    东乡族以血缘为基础的家族组织。以血缘亲疏又分“大家伍”与“亲家伍”。“大家伍”系同一曾祖父或高祖父后代的单个家庭构成;“亲家伍”系同一祖父的后代组成的单个家庭。“亲家伍”的职责为会商办理婚丧祭祀,排解

  • 帝羓

    契丹人保存尸体的方法。史载,大同元年(947)四月,辽太宗耶律德光自中原汴京(今河南开封)归北,卒于途中,契丹人破其尸,摘除肠胃,充以盐,载之北去,中原人称之为“帝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