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浑瑊

浑瑊

736—799

唐代铁勒族将领。浑部酋长,原名进,曾祖浑元庆、祖父浑大寿、父浑释之,皆世袭皋兰都督。天宝五年(746) 11岁时随父从朔方军,七年(748)又随父从征西突厥阿史那贺鲁,后从朔方节度使安思顺伐葛逻禄,因战功迁中郎将。天宝十四年(755)安史乱后,辅佐郭子仪收复西京,军功卓著,加开府仪同三司、大常卿。广德元年(763)仆固怀恩反唐,攻灵武,其父战死,遂任朔方行营兵马使。后与吐蕃争战多年,升左金吾卫大将军。贞元三年(787)主持与吐蕃之平凉会盟,吐蕃背信劫盟,夺马脱险。建中四年(783)朱泚作乱,率军坚守奉天(今陕西乾县),次年与李晟联兵收复京师,平朱泚之乱,官至邠、宁、庆副元帅,检授司徒兼中书令。贞元十五年(799)病卒,赠太师。

猜你喜欢

  • 柳江人

    壮族地区原始人化石。1958年在广西柳江通天岩洞中发现。为一个完整的头骨(仅缺下颌骨)及部分体骨与肢骨。地质年代属更新世晚期,约当旧石器时代晚期,距今5万年左右。头骨属中头型,面部和鼻部短而宽,眶部低

  • 布壮

    壮族自称,意为“壮人”、“壮家”、“壮族”。详见“壮族”(888页)。

  • 黑泥

    见“惰塔”(2273页)。

  • 傈僳族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人口有574856人(1990),主要聚居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碧江、福贡、贡山、泸水、兰坪县,其余散居于丽江、迪庆、德宏、保山、大理、楚雄及四川省的盐源、盐边、西昌等地,与纳西、

  • 黎州千户所

    明、清四川土司名。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因土官马氏内部争权,降黎州安抚司改置,治所在今汉源县北清溪镇。清初与大渡河千户所合并改设黎大千户所;另一部置黎州土百户。参见“黎州土百户”(2515页)。

  • 北狄乐

    古代北方游牧民族之音乐。皆马上乐。以鼓吹乐器角、笳、笛、觱篥等为主,乐曲、歌辞最初也是主要反映游牧民族的生活。鼓吹本军旅之音,骑在马上奏之。渊源于我国北方游牧民族之音乐,传入内地后,在汉代发展成鼓吹乐

  • 浪花歌

    壮族民歌的一种。指三月唱的壮歌。因正当百花盛开之时,男女纵情歌唱于百花丛中,故名。参见“壮歌”(889页)。

  • 车凌多岳特

    ?—1778清代蒙古王公。喀尔喀车臣汗部人。博尔济吉特氏。※达延汗巴图蒙克后裔,台吉敦多布子。初授二等台吉。康熙五十五年(1716),由郭多里巴勒噶逊督运粮赴军,以功赉币。雍正元年(1723),与同部

  • 玉兹

    哈萨克地域区划。一说有“正面”、“侧面”之意。15世纪末—16世纪初,哈萨克汗国各部落,逐步形成三个区域性部落,称“三玉兹”或“三玉斯”:乌拉玉兹(大玉兹)、鄂尔图玉兹(中玉兹)、奇齐克玉兹(小玉兹)

  • 乌拉齐

    蒙古语音译。意为“站丁”。清代对在蒙古地区驿站服役者的称谓。依清理藩院指令,各盟旗分派阿拉特(意为“平民”)牧户承担某一驿站劳役。不仅无偿承担驿站劳役,还要供给往来官员的食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