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海都之乱

海都之乱

元代以窝阔台汗孙海都为首的西北蒙古宗王反抗元廷的军事斗争。蒙哥汗即位后,窝阔台系宗王失势,海都被谪封于海押立(今伊犁西),自以太宗嫡孙不得立,怀怨,曾阴附阿里不哥发难。至元元年(1264),阿里不哥被平定后,又拒绝忽必烈征召,极力扩展个人势力,成为窝阔台后王首领,谋求自立为大汗。至元五年(1268),结察合台后王八剌同忽必烈军挑起战端。六年,与八剌及术赤后王忙哥帖木儿等于塔剌速河谷聚会,划分各自势力范围,联合对抗忽必烈与伊儿汗阿八哈,海都被推为盟主。八剌死后,又扶植其子笃哇为察合台汗,屡联兵,对北起乞儿吉思、金山(今阿尔泰山),南至畏兀儿地、斡端(今和田)等元朝统治地区发动进攻,迫使元廷全力应付,在天山南北路与和林等地派驻重兵,耗尽大量人力与物力。二十四年(1287),暗结东道诸王乃颜等,谋东西夹攻元军,因乃颜不久兵败,未竟。二十六年(1289)春,复进军杭海山(今杭爱山),击败元镇边宗王军队,占据和林(今蒙古国哈尔和林),闻忽必烈率大军亲征,始遁。终世祖一朝,战火不熄。至元末年,元军始将海都军逐过金山,牢固控制岭北地区,而天山南部防线则明显东移。成宗大德五年(1301),又与笃哇纠合诸王40人率兵东越金山,再犯和林,为晋王甘麻剌、皇侄海山、太师月赤察儿及大将床兀儿等败于和林以北。海都身受重伤,死于归途。七年(1303),海都之子察八儿与笃哇遣使入元,请息兵罢战,“通一家之好”。次年,双方约和,长达30余年之对抗始告终结。

猜你喜欢

  • 强巴丹增

    ?—1914清代西藏喇嘛噶伦。藏族。光绪八年(1882),任孜仲,主持丹萨替寺修缮工程。十四年(1888)隆吐山战役,与彭康赛率万余乍丫兵,从拉萨起程赴援。二十三年(1897),任堪穷,筹备十三世达赖

  • 比妓

    即“妣吉”(1260页)。

  • 耶律合住

    929?—979?辽代大臣。又作昌术、昌主。字粘衮:汉名琮,字伯玉。契丹族。漆水郡人。辽太祖阿保机弟※耶律迭剌孙。智敏善论,少有勇。以皇族后裔入仕,为官清廉。年十五,任先锋军监师,随太宗南下,屡建战功

  • 蒙哥

    1208—1259蒙古国第四代大汗。又译蒙格、忙该,蒙古语意为“长生”。乞颜·孛儿只斤氏。※成吉思汗第四子※拖雷之子,母唆鲁和帖尼。自幼养育于伯父窝阔台汗处,随从出征,屡立战功。太宗二年(1230),

  • 哈剌章城

    见“羊苴咩城”(890页)。

  • 戎曼

    古族名。即“戎蛮”。参见“蛮氏之戎”(2273页)。

  • 马祥仲巴杰

    吐蕃大臣。赞普赤德祖赞(704—755年在位)时人。系吐蕃舅臣(即尚论)。赤德祖赞死后,子赤松德赞嗣位,年幼,他掌握吐蕃实权,反对佛教,推崇本教,毁卡查及珍桑神殿,将大昭寺当作屠宰场,亵渎佛教,流放僧

  • 达赤赞普

    吐蕃王朝传说中的第六位赞普。姓勃窣野。※美赤赞普与王妃达吉拉莫嘎莫之子。藏史称以其五世祖※聂赤赞普为首之七位赞普为“天墀七王”,其为之一。卒,子思赤赞普嗣。

  • 三耶律

    契丹遥辇氏部落联盟时期之三氏族,即大贺、遥辇、世里。阻午可汗时(8世纪中),分三耶律为七。契丹建国后,以耶律为国姓,诸耶律皆为皇族。

  • 仆散揆

    ?—1207金大将。本名临喜。上京(今黑龙江阿城县白城)人。女真族。仆散民。左丞相※仆散忠义子。少以世胄,充近侍奉御。大定十五年(1175),娶韩国公主,擢器物局副使,特授临潢府路赫沙阿世袭猛安。历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