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火烧松明楼

火烧松明楼

白族历史故事。取材于唐代南诏王皮罗阁统一六诏的历史事件,经历代口传者不断创作和艺术加工而成,广泛流传于今大理白族自治州的白、彝、傈僳、回、汉等民族中。内容主要描写南诏王皮罗阁欲吞并其他五诏,以六月二十四日祭祖为名,预建松明楼,召诸诏主共祭而后图之。邓赕诏主妻慈善夫人知其谋,止夫勿往,诏主惧南诏威势不敢不往。临行,夫人以铁镯戴夫臂,洒泪而别。诸诏主在松明楼祭毕酒酣之际,皮罗阁下楼命纵火将诸诏主焚死。待诸诏主妻闻讯前来收尸时,独慈善以铁镯辨夫尸归葬。皮罗阁仰其才貌,欲强娶之。慈善宁死不从,聚兵守城,终因粮尽投湖自杀。故事歌颂了慈善夫人的聪明才智及忠于爱情、反抗强暴的高尚品德。为纪念这位壮烈的夫人,白族人民在每年六月二十四日火把节这一天,举行赛马(表示夫人火速发兵去救丈夫),妇女染红指甲(表示夫人在燃烧的废墟中寻找夫尸被火烧伤)。又每年七月二十三日夫人投湖纪念日,人们纷纷驾船捞尸。许多白族村庄还将她奉为※本主,尊称为“柏洁夫人”。早在元人张道宗的《纪古滇说集》中就记录了故事的片断,可见故事产生很早。又在白文《白古通纪》(已佚)、《南诏野史》、《僰古通纪浅述》和云南、大理的各种方志中都有著录。民间口传的故事情节比文字著录更为生动,更具有反抗精神和艺术感染力。经收集、整理,已写成长诗和剧本,并搬上舞台,深受各族喜爱。

猜你喜欢

  • 脱木河卫

    明代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亦作托漠河卫。永乐四年(1406)八月,与兀兰等4卫同时设立。治所在前苏联结雅河支流托姆河流域,旧说在苏子河支流托漠河地区。隆庆元年(1567)四月,海西脱木河等卫女真夷人

  • 阔端

    1206—1251蒙古国宗王、大将。又译扩端、库腾。孛儿只斤氏。太宗※窝阔台次子。父在位时,受封西夏故地,驻河西,后又得东平路(治今山东东平)47741户为食邑。太宗七年(1235),率右路军征南宋,

  • 慢车土舍

    清代傣族土司。旧属临安府,在府西南140里。清顺治(1644—1661)间,元江傣、彝等族抗清,慢车土目刀冈随清军镇压,得授土舍世职。

  • 撒达

    见“撒答”(2491页)。

  • 巴苴

    汉族对普米族的称呼,又名“西番”。首见于清初余庆远《维西闻见录》。参见“普米族”(2291页)。

  • 烘郭尔鄂博

    准噶尔山名。位于新疆伊犁惠远城西北。又称崆郭罗鄂博。旧为准噶尔部驻牧地。地多煤。乾隆四十七年(1782),于大山头、石人子、甘沟3处,开设煤窑24座。五十年(1785),复增窑12座。日出煤数十车,以

  • 水书

    水族宗教活动者使用的一种符号,水语叫le244sui33。其中,sui33是我国水族的自称。le24是“书、字”的通称,故水书也就是水字。现在收集到的约有400百多字,按其结构可分下列数类:1.象形—

  • 阿朋

    见“阿波”(1193页)。

  • 喻寒波掣逋

    藏语音译,意为“整事大相”。吐蕃官名。《新唐书·吐蕃传》谓:“又有整事大相,曰喻寒波掣逋。”职司同唐之“谏议大夫”,即对圣谕提出意见,以便使经修正之旨意和政令下达。一说其职责相当于唐之“监察御史”或“

  • 天方典礼

    书名。全名《天方典礼择要解》。清代回族学者※刘智撰。成书于康熙年间(1662—1722)。20卷。前附《采辑经书目》82种。内容分两大部分:前4卷,以《原教篇》开宗,简介伊斯兰教的历史和道统,以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