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百种节

百种节

朝鲜族民间传统节日。亦称“中元日”。流行于延边等地区。现在,已不注重该节日。源于古代朝鲜新罗王朝时期。可能与新罗人作游戏有关,朝鲜李朝金迈淳《洌阳岁时记》七月中元条载,新罗儒理尼斯今,使“王女率六部女子,自七月既望早,集大部庭绩麻,至八月十五日,考功多少,负者置酒食以谢胜者,相与歌舞,作百戏而罢,故以七月望日为“百种节”;也可能与新罗及高丽人崇佛有关,《洌阳岁时记》七月中元条载:“罗、丽崇佛,仿盂兰盆供。遗俗以中元日,具百种花果,供养祈福,故以名其日”。还可能与新罗人陈列谷种有关,李朝柳得恭《京都杂志》卷2中元条载:“是日,旧俗陈列百谷之种,故曰百种。”每至此日,佛教徒开展拜忏等活动。市井小民则相聚燕饮以为乐。

猜你喜欢

  • 社长

    元代社会基层组织社的职事人员。见“社制”(1171页)。

  • 通巴

    藏语音译,藏犁。四川甘孜藏区康定地方常用的生产工具。犁身长3—4尺,犁杠长约8尺,均为木质,铧较小,铁质,铧身两侧各有一翅,用于耕地,把犁杠直接系在二牛并立横缚牛角的顶杠上,犁起的土可两边分倒,与内地

  • 古列坚

    蒙古语音译,又译古列格、古列干,意为“女婿”。古代蒙古社会有女婿入赘之习俗,为母权制关系一种遗俗。铁木真(成吉思汗)七世祖辈纳臣就曾于巴儿忽部为赘婿,其本人9岁时,亦曾留在弘吉剌部德薛禅家为婿。102

  • 牛牛车

    即“勒勒车”(1986页)。

  • 塔旺扎木素

    ?—1722清代蒙古王公。乌珠穆沁部人。博尔济吉特氏。※达延汗巴图蒙克后裔,车臣亲王素达尼次子。初授一等台吉。康熙五十五年(1716),随清军防御准噶尔部策妄阿喇布坦。五十八年(1719),和翁牛特部

  • 喀尔喀左翼旗

    见“喀尔喀左翼部”(2208页)。

  • 东匈语支

    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的语支之一。这一术语是原苏联学者H·A·巴斯卡科夫1952年在《关于突厥语言的分类问题》(载《苏联科学院通报·文学和语言部分》,1952第11卷)一文中提出来的,1962年在《突厥语

  • 梧溪集

    书名。元王逢(1319—1388)撰。7卷。逢,江阴(今属江苏)人,字原吉,号梧溪子,因以名集。为顺帝朝江南隐士。曾避张士诚征召,《明史》以其与戴良义不负元,列入《文苑传》,附戴良传中。集中载宋元之际

  • 讷默库济尔噶勒

    ?—1753卫拉特蒙古准噶尔部一昂吉首领。绰罗斯氏。※小策凌敦多布孙。初领准部一昂吉,驻牧萨勒齐图(位于楚河南岸)、和尔衮(在楚河下游)等地。乾隆十五年(1750),喇嘛达尔札执政,受倚任。达瓦齐和阿

  • 边防糺户

    即“糺户”(127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