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仲译钦布”(799页)。
藏传佛教寺院。亦称尕旦寺,藏语称“孜苏莽嘎丁图登乃勒楞”,意为“孜苏莽之具喜佛教定胜洲”。在青海囊谦县。明嘉靖十四年(1535)建,奉宁玛派,原名“彭措热顶楞”,意为“圆满永固洲”。清顺治九年(165
?—1513明正德年间苗民暴动首领。铜仁(今贵州铜仁)人。苗族。正德六年(1511),与湖广镇溪(今湖南吉首)※龙麻阳率镇筸五寨、平头、乌罗(今贵州松桃西南)等处苗民起事。得土官李椿、龙真支援,抗击明
拉祜语音译,意为“放工”。解放前云南省澜沧县拉祜族地区对雇工的称谓。雇工分长工(拉祜语称“卧结”,意为“奴仆”)和短工(拉祜语称“戛八”,意为“帮工”)两种:长工除与主人一道参加农间劳动外,还要担负砍
清代新疆维吾尔族地方官名。又称“阿尔巴卜伯克”。维吾尔语。职司摊派差役,催收赋税等事务。乾隆二十四年(1759)分别定为六、七品不等。光绪十三年(1887)废。参见“伯克制度”(1091页)。
?—1282钦察汗国第五代汗。又译蒙哥铁木。蒙古孛儿只斤氏。钦察汗国创建者※拔都之孙,秃罕次子。至元三年(1266,一说二年)别儿哥汗死后,嗣位,获元朝大汗的正式册封。继别儿哥之后屡与伊儿汗阿八哈作战
1894—1977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领导人之一。字婉如,别名念吾。女。天津市人。回族。出身于富商家庭。少年时曾参加天津国民捐和爱国储金运动。辛亥革命后,就读于直隶第一女子师范学校,加入同盟会,曾支持该
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所辖的一支武装。1945年11月,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建立,国民党傅作义部队中的三支蒙古武装,不满国民党的民族歧视政策,弃暗投明,经过整编,改为骑兵独立旅,由李森任旅长,寒峰任政治
1557—1587明代青海地区藏传佛教活佛,即东科尔呼图克图二世。生于巴尔康的瓦和堡。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在日喀则从大堪布官却坚赞出家学法。后曾赴隆务格德寺、达仓寺、若尔盖寺、桑曲寺等学经,并撰
见“玄城卫”(6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