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纳木义语

纳木义语

又称纳木兹语,四川部分地区自称纳木义的藏族使用的一种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羌语支。主要分布在凉山彝族自治州的冕宁、木里、西昌、盐源以及甘孜藏族自治州的九龙等县。使用人口约5千左右。纳木义语有方言差别,不同地区操纳木义语的人彼此交际有一定困难,因未作全面调查,提不出划分方言的意见。也有的学者认为他与纳西语较近。以木里县倮波乡纳木义语为例。语音特点有:塞音、塞擦音分清、浊、清送气3套,塞擦音有舌尖前、卷舌、舌面3套。有唇齿擦音和小舌部位的塞音和擦音。复辅音有23个,分3类,一类是前置辅音加基本辅音构成14个复辅音;另一类是基本辅音加后置辅音构成5个复辅音;再一类是三合复辅音4个。前置辅音主要是同部位的鼻冠,它既和浊塞音、塞擦音结合,又和清送气塞音、塞擦音结合。单元音有23个,分4套,基本元音10个,鼻化元音8个,卷舌元音2个,紧喉元音2个。另外还有一个卷舌紧元音。复元音有19个,全是后响的,由i、u、y介音和主要元音构成,无三合复元音和辅音韵尾。有4个声调,区别词义的作用较大。语法特点有:形态不很丰富,虚词和词序是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词类有名词、数词、量词、代词、动词、形容词、副词、助词、连词、情感词10类。在名词后加后缀表示复数。量词较丰富,和数词连用时次序为数词在前,量词在后。人称代词分单、双、多3类,第一人称双数和多数有包括式和排除式的区别。动词有体、态、式、趋向等语法范畴,用加前缀、后缀和重叠词根等方式表达,词根语音屈折变化的手段不丰富。存在动词有类别范畴。基本形容词多半用叠音形式,叠音形容词如表示程度的加深可再重叠。结构助词有领属、受动、处所、比较、从由等类,语法作用较大。句子的基本语序为主—宾—谓。名词、代词作定语在中心词前,数量词、形容词作定语在中心词后,状语在谓语前。词汇特点有:单音节或以单音节构成的合成词是词汇的主要组成部分。四音联绵词较丰富。借词主要来自汉语,有少量彝语和藏语借词。派生词可加词头词尾构成。合成词的构成方式有并列、偏正、支配、表述4类。

猜你喜欢

  • 韦志俊

    即“韦俊”(245页)。

  • 奕洛韩

    即“慕容涉归”(2441页)。

  • 杨坚头

    晋代仇池国宗室。略阳清水(今甘肃清水县西北)氐人。※杨茂搜子。东晋建武元年(317)兄※杨难敌袭位,与其分领部众,称右贤王,屯河池(今甘肃徽县西)。永昌元年(322),受晋封爵。以上邽凉王陈安为刘曜攻

  • 白鹿山

    山名。①在今河南获嘉县北。东晋太元十七年(392),丁零翟魏君主翟钊遣将翟都攻馆陶,屯苏康垒。三月,为后燕慕容垂所败,求救于西燕慕容永,遭拒。六月,败走滑台,收余部北渡河,登此山凭险拒守,因粮尽援绝,

  • 蒙医传统验方

    书名。藏文名《佟瓦嘎吉德》,亦作《观者之喜》。蒙医药临床验方著作。20世纪初,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东苏尼特旗医药家吉格木德丹金札木苏用藏文写成。全书194叶,分68章,载药方310个。主要叙述诊断知识、单

  • 苏温古城

    位于今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图什县。相传为唐代遗址,因年代久远,风沙侵蚀,尚未进行系统科学发掘。已列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绛卓万户

    元代乌思藏十三万户之一。又作香、香卓万户。世祖至元二年(1265),国师(后升号帝师)八思巴与其弟白兰王恰那多吉返萨迦(今西藏萨迦县),总制院派遣官员阿衮、弥林前往协助在乌思藏设置郡县。约五年(126

  • 郁立师国

    西域古国名。王治内咄谷(今新疆吉木萨尔县境)。东与车师后城长,西与卑陆,北与匈奴为邻。西汉武帝(前141 —前87年在位)时有户190,口1400余,胜兵300余。国王之下设辅国侯、左右都尉、译长各1

  • 诺遏钵

    即“诺曷钵”(1954页)。

  • 时而魁

    怒语音译,即木锄。过去云南省怒江、独龙江等地区一些少数民族所使用的一种原始生产工具。独龙族称“戈拉”;傈僳族称“时来杰”。利用天然树桠勾曲部分用砍刀削制而成,一股削平整,约留60厘米作锄柄,另一股留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