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远后山牧厂局
清末绥远垦务机构之一。光绪二十八年(1902)六月三十日成立,专门办理后山八旗牧厂地垦务事宜。放垦土地共达3000余顷。后停办。民国二年(1913)复设,更名“后山八旗牧厂垦务新局”,主要清理民欠荒价,催收历年岁租,大量开拓新垦地。民国四年(1915)五月改为“清放后山牧厂垦务局”。并制定放地章程。对垦务、丈放、荒价、领照等有具体规定。
清末绥远垦务机构之一。光绪二十八年(1902)六月三十日成立,专门办理后山八旗牧厂地垦务事宜。放垦土地共达3000余顷。后停办。民国二年(1913)复设,更名“后山八旗牧厂垦务新局”,主要清理民欠荒价,催收历年岁租,大量开拓新垦地。民国四年(1915)五月改为“清放后山牧厂垦务局”。并制定放地章程。对垦务、丈放、荒价、领照等有具体规定。
见“斡耳朵八里”(2428页)。
即“乌昭庆”(335页)。
?—414南北朝时期柔然可汗。郁久闾氏。※诘归之子,可汗※社仑、※斛律侄。北魏神瑞元年(414),趁斛律与北燕冯跋和亲时,挑拨斛律与大臣树黎、勿地延等的关系,挑起柔然内讧。与树黎共谋,令武士夜擒斛律,
苗族古歌。流传于贵州东南部地区。全歌以问答叙事形式阐述人类起源的故事。似产生于苗族氏族公社向农村公社过渡时期,从已出现理老、※游方、农耕、饲养家禽、纺织、造房等概念看,略带有后来加工成分。全歌约200
或称“鲁郎道叭”。傣语音译,意为“官家的亲属”或“官家的子孙”。系指解放前云南西双版纳傣族封建领主的旁系后裔或远亲远戚。原为贵族集团成员,有资格当官,故亦属官种之列。后来相当一部分被迁往农村建寨,受领
西域古国名。又作漂沙。王号“子合王”。王治呼犍谷(今新疆叶城县南阿克河河谷地带)。西汉武帝(前141—前87年在位)时有户350,口4000,兵1000。居民从事游牧,“随畜逐水草往来”。地生白草,剧
书名。清沈宗衍撰。上、下两卷。主体部分成于乾隆(1736—1795)末年,补纂部分成于道光(1821—1850)中期。史实取材于康熙五十七年(1718)岳钟琪率军入藏驱准噶尔,沿途所记之手稿,岳因军务
战国时楚国将领。又作庄豪。楚顷襄王二十年(前279),率兵进军西南地区,经且兰、夜郎(皆在今贵州境内),入滇(今云南滇池附近),诸国邑降楚。后因秦国占领了※黔中郡(秦置郡),交通断绝,遂留于滇,称王,
我国独龙族使用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景颇语支。在我国主要分布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境内,同县的怒族也使用独龙语。另外,西藏自治区察隅县的部分地区,也有少量分布。使用人口约12
?—1169宋代吐蕃首领。※唃厮啰五世孙,把羊族长世昌之子。南宋隆兴二年(1164),宋破洮州(今甘肃临潭),与母奔乔家族以避兵燹,被乔家族首领及木波、陇逋、庞拜、丙离四族耆老大僧共立为族长,号称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