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耶律斡特剌

耶律斡特剌

辽道宗朝边将。字乙辛隐。契丹族。许国王※耶律寅底石六世孙。自幼不喜官禄,年41时始任,补本班郎君。道宗大康(1075—1084)中,为宿直官,历左、右护卫太保。大安元年(1085),升燕王傅,次年六月,以枢密院事兼知左夷离毕事。四年(1078),改北院枢密副使,受道宗赐诗褒奖,迁知北院枢密使事,赐“翼圣佐义功臣”。八年(1092)十月,阻卜首领磨古斯杀辽金吾吐古斯兴兵,连败辽军。十年(1094)四月,任都统,率军征讨,时遇大雪,败磨古斯四别部,斩首千余级,以功拜西北路招讨使,封漆水郡王,加赐“宣力守正功臣”。以后三年,连破耶覩刮部、梅里急部等。寿昌三年(1097)十月,拜南府宰相。破闸古胡里扒部。四年十月,召兼契丹行宫都部署。五年五月,复兼西北路招讨使、禁军都统。六年正月,执获磨古斯,使历时九年的阻卜之战平息。以功加守太保,赐“奉国匡化功臣”。天祚帝乾统元年(1101),请辞任,未允,只去招讨之职。六月,复兼南院枢密使,封混同郡王。翌年十月,擢北院枢密使,加守太师,赐“推诚赞治功臣”。未几致仕,卒,谥“敬肃”。

猜你喜欢

  • 舍尔巴

    见“夏尔巴人”(1850页)。

  • 克木克木齐克乌梁海

    清康熙、雍正年间居住于克木克木齐克一带乌梁海人总称。分隶于清喀尔喀札萨克贝勒博贝和厄鲁特贝子策凌旺布管辖。策凌旺布所属乌梁海,主要散居于唐努山南麓克木克木齐克地方。博贝所属乌梁海,大都分布克木河(华克

  • 董隐

    见“耶律撒剌”(1323页)。

  • 蒙古马鞍

    蒙古族传统骑乘用具。蒙古族自古善骑射,以马上取天下。在长期游牧、狩猎和军事生活中,制作了蒙古族特有的马具,非常适用和讲究。王国维《黑鞑事略笺证》云:“其鞍辔轻简以便驰骋,重不盈七八斤,鞍之雁翅前竖而后

  • 李再万

    ?—约1502明弘治年间苗民起义首领。湖南城步(今城步县)人。苗族。弘治十四年(1501),聚众数万起义,自称天王。攻城杀吏,驱豪富,分占土地。城步5洞48寨,广西义宁、新安苗民纷起响应。后被湖南巡抚

  • 阿特沙尔

    清代新疆地区名。维吾尔语“八城”之意。或称南八城。嘉庆(1796—1820)年间起,对塔里木盆地周围喀什噶尔(今喀什)、英吉沙尔(今英吉沙)、叶尔羌(今莎车)、和阗(今和田)、乌什、阿克苏、库车、喀喇

  • 左伽

    明代云南蒙化府(治今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土官。永乐十三年(1415),袭蒙化州判官。正统五年(1440),上粮捐升府同知,仍掌州事。因从征麓川有功,晋四品衔。又以功擢土知府,旋升从三品、散官亚中大夫,

  • 马发

    旧时蒙古族少年的一种发式。清朝至民国时,主要流行于蒙古土默特等地区。即蒙古少年头顶前部中央所留的一撮头发。蒙古家庭从婴儿出生到剃头时,用剃刀把头发大部分剃尽,仅留下头顶囟脑门上一撮“胎发”,取吉祥之意

  • 哈什伯克

    清代新疆维吾尔族地方官名。维吾尔语。职司承办采玉事务。乾隆二十四年(1759)定为五品。光绪十三年(1887)废。参见“伯克制度”(1091页)。

  • 喻寒觅零逋

    藏语音译,意为“副整事”或“副整事大相”。吐蕃官名。详见“喻寒波掣逋”(220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