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大银钞
元朝纸币之一种。简称至大钞。武宗至大二年(1309),以中统、至元钞通行年久,物重钞轻,改印造至大钞,以银计值。钞面自2两至2厘共13等。与至元钞并行流通,每1两准至元钞5贯、白银1两、赤金1钱。次年,印造1450368锭。四年,仁宗即位,以中统、至元钞通行全国,公私蒙利,而至大钞之比值倍数太多,轻重失宜,罢之,改换焚毁,复行中统、至元钞。
元朝纸币之一种。简称至大钞。武宗至大二年(1309),以中统、至元钞通行年久,物重钞轻,改印造至大钞,以银计值。钞面自2两至2厘共13等。与至元钞并行流通,每1两准至元钞5贯、白银1两、赤金1钱。次年,印造1450368锭。四年,仁宗即位,以中统、至元钞通行全国,公私蒙利,而至大钞之比值倍数太多,轻重失宜,罢之,改换焚毁,复行中统、至元钞。
蒙古族民间传统游戏和体育项目之一。“古尔”,蒙古语,指经过加工的牛膑骨,即髀石。流行于蒙古东部地区。由古代狩猎的工具演变而来。《元朝秘史》中有成吉思汗幼年玩这种游戏的记载。古尔分母古尔和子古尔,每枚重
西藏山南县名。地处雅隆河谷,有琼波河流经此地,又称雅隆琼波。其名出现较晚,唐吐蕃时称青瓦达孜。《唐书》据“青瓦”之音又译为“勃令驿”或“匹播城”,属四如建制中的约如辖区,为吐蕃大贵族桂氏及努氏之采邑,
清朝大臣。满洲镶黄旗人。瓜尔佳氏。康熙初年,由赞礼郎授户部员外郎,迁监察御史。二十二年(1683),巡视两浙盐课,三十年(1691),授山西按察使。三十六年(1697),擢陕西巡抚。三十七年,升云贵总
?—1570明代移居土默特的白莲教首领。蒙古名把汉笔写契。汉族。大同山阴(在今山西山阴县东南)人。嘉靖三十三年(1554),与赵全等30余人投东蒙古土默特部首领俺答汗,居丰州滩,“造室力农”,被称为把
东乡族自称,又译撒塔、撒里达、撒尔塔兀勒、撒尔塔黑台、萨尔塔郭勒、萨尔塔克沁、沙尔达固找、沙尔塔套尔、西尔达克沁。源自梵语sarta,意为“商贾”,泛指中亚一带的穆斯林。东乡族中广泛流传自己的祖先源于
清代外札萨克旗之一。俗称召其乃耳札萨克旗,或台吉爱尔札萨克旗。雍正元年(1723),车凌纳木扎勒拒从罗卜藏丹津叛,率众归清。三年(1725),封札萨克一等台吉,建旗。下设1佐领。归西宁办事大臣管辖。乾
877—902唐代南诏第十三世王。又作舜化真、舜化。乌蛮,姓蒙氏。隆舜之子。乾宁四年(897),父被其属下杨登(一说杨定、赵登)谋杀后继王位。五年,改元中兴。遣使诣黎州修好,唐昭宗不答。光化二年(89
北魏时高昌太守。凉州(治今甘肃武威)人。北魏太延五年(439),乘北凉沮渠牧犍降魏,据高昌,自称太守。太平真君三年(442)四月,因伊吾王唐契为柔然所逼,拥众西趋高昌,欲夺其地,遣使诈降于沮渠无讳,相
又名赵怀顺。西夏宗室。党项羌族。毅宗时官左厢绥州监军,因与毅宗李谅祚有隙,宋将种谔乘间诱降。拱化五年(1067)先收降其弟嵬名夷山,继赂其从吏李文喜,率军猝围其帐,被迫降宋朝。后受种谔派遣率新附百余人
?—12877钦察汗国第六代汗。又译脱脱忙哥。蒙古孛儿只斤氏。※拔都汗次子秃罕第三子。元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兄忙哥帖木儿卒,嗣位。由领有黑海北岸地区的宗王那海执掌汗国大权。二十一年,将叛王昔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