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荆州蛮

荆州蛮

两晋至隋荆州少数民族的总称。以地名为族称。古称※荆蛮或蛮荆,秦称※黔中蛮,两汉称※武陵蛮、※巴郡南郡蛮等。南北朝时,约分布在今川东、鄂西南、湘西北、黔东北及豫西南地区,大多活动于古荆州境内长江流域间。境内种落众多,语言不一。约有两大支系:居江北者多为※廪君之后,居江南者多为※槃瓠之后。三峡地区居有冉氏、向氏、田氏。聚落颇盛,大者万家,小者千户,常自称王侯。南北朝时,归向不定,时归南朝,时服北朝。西魏恭帝二年(555),其首领宜民王田兴彦,北荆州刺史梅季昌等相继归附西魏,皆授封爵。蛮帅向镇侯、向白彪附梁。※向五子王一度攻陷信州(今四川奉节);田乌度、田都唐等抄断江路;文子荣复据汶阳郡(今湖北远安西北)。北周武成(559—560)初,信州蛮首领※冉令贤与※向五子王攻陷白帝(今四川奉节东)等,连结2千余里。天和六年(571),蛮渠冉祖喜、冉龙骧亦举兵,后被平息。其民俗敬鬼,重祭祀。其后裔与今土家、苗、瑶等民族关系密切。

猜你喜欢

  • 召八

    拉枯语音译。解放前云南省澜沧县拉祐族地区负责管理佛堂财产的人。过去当地群众普遍信仰佛教,许多村寨都建有佛堂,设专人即“召八”负责保管佛堂一切财产,佛堂每年所收谷子(每户向佛堂奉献的“香腊钱”)和年节、

  • 达巴八措

    清代西藏门隅地区行政区划之一。亦作“塔巴八部”。位于西藏山南地区东南部、门隅西部。※《君民世系起源明灯》载,9世纪初,叶尔巴拉隆贝吉多吉弑达玛赞普后,其兄弟嘎瓦·秋多吉逃亡至此“统治百姓”,设“有管理

  • 刀盈廷

    1856—1906清末云南干崖土司。傣族。受封干崖宣抚使,任内,以英军屡侵中国边境,受清廷命数派兵筹粮,保卫境土,均尽防御之责。遣长子刀安仁率土兵驻守边防,与英军作战。中英会勘滇缅边界时,奉命随中国查

  • 格米

    参见“根保”(1811页)。

  • 郎松

    藏语音译,又称“劳让”,意为喇嘛管理者。解放前四川阿坝嘉绒藏区基层组织中管理宗教的官员。例由土司之兄充任,无兄者,其姊亦可任之。僧人身份,着僧服,信本教(黑教)。可代土司处理事务,无直属百姓,由土司指

  • 契丹枢密院

    契丹王朝中央官署。又称“契丹北枢密院”。《辽史·百官志》称:契丹官制特点,“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事之事,因俗而治,得其宜矣。”

  • 戛播

    见“牯脏头”(1665页)。

  • 苴那时

    唐代嶲州东蛮两林部首领。又作苴乌星。辖地在勿邓部之南70里,丰琶部之北,占有今四川越西县普雄地区及美姑县北部,与勿邓、丰琶合称东蛮三部。下辖十低三姓、阿屯三姓、亏望三姓。地虽狭,势力最强,被三部推为长

  • 阿济比

    清代西布鲁特(今柯尔克孜族)额德格讷部首领。又译阿济拜、阿济毕。驻牧于费尔干纳盆地一带。乾隆二十四年(1759),定边将军兆惠率兵征讨大小和卓木,遣二等侍卫达克塔纳等往抚,奉书示愿率西布鲁特15部、2

  • 封地文书

    见“萨兴噶登”(20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