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诺门罕战争

诺门罕战争

1939年日、伪(满洲国)与苏、蒙间的一次战争。日本关东军为试探苏联远东军实力,于1939年5月4日向苏、蒙边境守军发动进攻,双方在内蒙古呼伦贝尔盟陈巴尔虎左旗境内之诺门罕开展大战。苏蒙军有备,作战英勇顽强,屡予日军以毁灭性打击,日军深知对方力量强大,不敢久战,战斗历时135日,最后被迫于9月16日,与苏蒙军签订停战协定。这次战争,双方投入20万余兵力、大炮500余门、飞机900余架、坦克装甲车上千辆。死伤6万余人。苏、蒙军阻击日军的胜利,牵制了日寇的军事力量,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起了一定的支援作用。

猜你喜欢

  • 糺邻

    ①见“耶律仁先”(1307页)。 ②见“萧奉先”(1995页)。

  • 噶勒弼河卫

    见“阿鲁必河卫”(1238页)。

  • 苏喇章京

    散官名。满语音译。“苏喇”意为“松散”,“章京”为“办事官员”。清代八旗内散骑郎等的满语称谓。①下五旗王府所置的散骑郎。顺治八年(1651)定,亲王。各设散骑郎4人,一等护卫6人等。雍正四年(1726

  • 旭烈兀

    1217—1265伊儿汗国创建者。又译旭烈、吁里兀。蒙古孛儿只斤氏。※拖雷子,元宪宗※蒙哥、世祖※忽必烈弟。元太宗七年(1235),随宗王拔都西征不里阿耳、钦察、斡罗思诸国。十三年,攻入马札儿(今匈牙

  • 得沁

    蒙古语音译,又作“得秦”,意为“四十”。蒙古社会以户数为单位的基层组织。据《卫拉特法典》规定,是构成鄂拓克基层组织的民政单位,管理贡赋及婚姻等事务。通常为40户,但也有少者,仅10余户、20余户,多至

  • 沙钵略

    见“始波罗”(1550页)。

  • 西天佛子

    元世祖封赐吐蕃高僧八思巴的尊号。至元十七年(1280),帝师八思巴卒后,赐号“皇天之下一人之上开教宜文辅治大圣至德普觉真智佑国如意大宝法王西天佛子大元帝师”。参见“八思巴”(25页)。

  • 洛桑塔杰

    1662—1723清代西藏地方高僧。藏族。甘南卓尼人。康熙四十七年(1708),任甘丹赤巴。五十七年(1718),为桑耶寺经堂举行供养经藏佛像开光。五十九年(1720),同甘丹赤巴更顿彭错往羊热山口迎

  • 涅空

    藏语音译,即“涅巴会议”。解放前四川甘孜藏区德格地区土司直属行政机构名。由四大“涅巴”(管家)组成,设常任秘书“涅仲”一名,“仲衣”(管缮写、记录、档案者)一名、“东泽”(管投递公文、执行刑法等之人)

  • 兔花

    见“耶律秃花”(13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