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赤峰县

赤峰县

县名。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置。在今内蒙古自治区昭乌达盟南部,以县东北有赭色孤峰而得名。汉为辽西郡文成县地,先后有东胡、乌桓、鲜卑、库莫奚、契丹等少数民族在此游牧。辽于其地东部设高州,西部设松山州。元为鲁王分地,属全宁路。明初为大宁、全宁两卫地,后废入朵颜卫。清雍正七年(1729)设八沟厅。乾隆三十九年(1774)析八沟厅北置乌兰哈达(蒙古语“红山”之意,即赤峰)厅,辖南境翁牛特右翼旗,北境翁牛特左翼旗及巴林镇,后改县,治所在赤峰。1958年析城区设赤峰市,为附近粮食、牲畜、皮毛及药材集散地,轻工业亦颇发达。昭乌达盟行政公署驻此。

猜你喜欢

  • 纳马金牌

    见“金牌信符”(1478页)。

  • 阿哈达

    清朝武官。满洲镶蓝旗人。初任佐领。康熙十三年(1674),从征叛藩吴三桂,由陕西进军四川,至朝天关,同前锋统领穆占败石存礼军。十四年,败吴之茂、王屏藩等四路来犯之军。十七年(1678),论功授拜他拉布

  • 寅古

    见“萧思温”(1997页)。

  • 那兀江

    元代河名。又译那江、纳兀河、纳浯河、恼河、猱河。即今嫩江。世祖至元二十四年(1287),叛王乃颜、合丹据有其地。同年和次年,元军连败叛军于此。

  • 胡里纲

    见“蒙古纲”(2326页)。

  • 爪儿图

    见“炒花”(1502页)。

  • 陕西学派

    中国伊斯兰教两大学术派别之一。产生于明末。创始人为著名回族经师※胡登洲(1522—1597),登洲,字普照,陕西渭城人。曾到麦加朝觐,回国后大力培植宗教人才,为中国伊斯兰教经堂教育的奠基人。有“胡太师

  • 海青使臣

    佩带海青牌的乘驿使者。可凭海青牌经行于海青驿。见“海青牌”(1939页)。

  • 文都寺

    藏传佛教寺院。亦称边都寺。在青海循化县。据传此寺建于元代以前,初为一小经堂。元初,萨迦人阿什旦率族迁循化,其后人成为该寺支持者。明建文四年(1402),由宗喀巴弟子喜饶坚赞建成,属格鲁派。后将该寺献于

  • 莽观镇

    见“蒙古勒津”(233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