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赤松德赞

赤松德赞

?—797

吐蕃赞普。汉籍作娑悉笼腊赞。※赤德祖赞与※金城公主之子,生于桑耶查玛。唐天宝十四年(755)嗣位。先后以拔寨囊、桂赤桑雅拉、綝杰斯路丁(达扎路恭)及綝屯热贝琼等为大相。乘中原安禄山之乱,屡犯唐边。广德元年(763),遣大相马重英率军攻入长安,立广武王承宏为帝,15日后旋退。又攻占维、松、保3州。大历十四年(779),兴建吐蕃第一所寺院桑耶寺,首次在吐蕃剃度僧人,请印僧菩提萨垂、毗玛罗弥扎、仲地嘎玛拉西拉、克什米尔之阿年达、汉僧摩诃衍、尼泊尔之希拉曼殊立译场。广开译经事业,出现9位大中小3种著名译师。三藏及显密教典尽行译出。颁布兴佛诏书,令吐蕃臣民崇佛,继又兴建叶尔巴寺、曲卧日寺及谐拉康寺等名寺。建中2年(781),自唐朝请僧人到吐蕃,规定每二年更换。为解决吐蕃宗教倍仰和派系之争,宣布吐蕃信佛禁本(本教为吐蕃早期宗教)。信渐门派而弃顿门派。任命佛教僧人为王朝僧相(却论),开创僧人参政之先例。从此,佛教势力在吐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内政方面厘订法律,制订杀人偿命的命价标准。严格等级制度,明确贵族与属民间的界限。强化吐蕃奴隶制。大力发展吐蕃医学,名医、医著信出。其前期,对邻族采取扩张政策。西攻突厥、东侵唐境,南掠南诏。其后期从印度迎莲花生等僧人入藏,建寺宏法,令属民信佛抑本。晚年将王权交于子年尼赞普,赴苏卡地方修行。后死于苏卡米玛园,其陵建于琼结穆日山。

猜你喜欢

  • 策妄多尔济那木札勒

    1732—1750卫拉特蒙古准噶尔部首领。一译策妄多尔济那木札尔、或简称那木札勒、那木札尔、阿札、阿章。姓绰罗斯。噶尔丹策零次子。乾隆十年(1745)父死,以母贵受命嗣位。因童幼无行,终日嬉戏,不理政

  • 鬼侯

    商代鬼方酋长。鬼方游牧于今陕北、漠南和漠北的广阔地区,并向南牧,与华夏农业民族发生冲突。在商朝和周国的攻击下,他率部分鬼方属众投降商朝,因功被商王封为侯,史称“鬼侯”,封地在九侯城(亦称鬼侯城,在今河

  • 帕辽

    怒语音译,意为“集体耕地”。解放前云南省碧江县怒族对伙有共耕的土地称谓。原先每个父系家族公社都有集体公有土地,实行共同劳动,按户平均分配产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到解放前夕,已将大部分家族公有土地以一块

  • 贺真城

    古城名。又作屈真川、吐护真。“贺真”,吐谷浑语,意为“土河”。吐谷浑入居青海后,以其先祖所居之河名命名此城。故址在今青海西南茶卡盐池附近之柴集河(一说在惠渠)。南北朝时吐谷浑可汗夸吕据此。西魏恭帝三年

  • 古尔板索尔马

    蒙古语“古尔板”和藏语“索尔马”的叠称,即“三河”(46页)。

  • 宋史

    纪传体断代史书。元朝官修。以脱脱和阿鲁图先后主持修撰。铁木儿塔识、贺惟一、张起岩、欧阳玄等7人任总裁官。496卷,包括本纪47卷,志162卷,表32卷,列传255卷,约500万字。于至正五年(1345

  • 巴故告亚罗

    见“活路头”(1733页)。

  • 光化公主

    唐代吐谷浑王妃。隋文帝宗室女。隋开皇十六年(596),嫁吐谷浑王世伏,并由柳謇之兼散骑常侍送公主至吐谷浑。世伏表请尊公主为“天后”,帝未许。十七年,世伏为国人所杀,依吐谷浑“兄死妻嫂”之俗,嫁世伏弟、

  • 思南王

    傣语作“混诺罕”。傣族对麓川思氏政权历代统治者的通称。滇西一带傣族传说,麓川的第一世思南王是白虎转世,数百年间,其地曾出现过数个能征善战的领袖。据说瑞丽广贺罕就是王宫所在处,此地在一小山丘上,周围数里

  • 胡鲁

    见“完颜宗固”(115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