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坛
清代甘肃临洮藏族土司。※赵正炖子(一说为侄)。咸丰二年(1852)父卒,于次年袭临洮卫指挥使职,兼管土司事务。同治元年(1862),奉命率本部兵守狄道州城,抵御西北回民反清起义军。受朝廷赐花翎顶戴,土司事务由其兄养心(疑非嫡出)代理。二年,赴洮州(今甘肃临谭)卓尼征调铁布(迭部)藏族首领之军前往狄道协行。及狄道州城为义军占领,家藏乾隆以来所领敕书号纸均被烧毁。四年,义军围攻巩昌府(今甘肃陇西),坛率亲兵赴兰州请发援兵解巩昌之围,途至董家堡,中义军埋伏身亡。无嗣,以赵养心子赵元铭为养子。
清代甘肃临洮藏族土司。※赵正炖子(一说为侄)。咸丰二年(1852)父卒,于次年袭临洮卫指挥使职,兼管土司事务。同治元年(1862),奉命率本部兵守狄道州城,抵御西北回民反清起义军。受朝廷赐花翎顶戴,土司事务由其兄养心(疑非嫡出)代理。二年,赴洮州(今甘肃临谭)卓尼征调铁布(迭部)藏族首领之军前往狄道协行。及狄道州城为义军占领,家藏乾隆以来所领敕书号纸均被烧毁。四年,义军围攻巩昌府(今甘肃陇西),坛率亲兵赴兰州请发援兵解巩昌之围,途至董家堡,中义军埋伏身亡。无嗣,以赵养心子赵元铭为养子。
明代云南干崖傣族首领。受明封为干崖宣抚司(治今云南盈江县东北旧城)宣抚。娶木邦宣慰使罕拔之妹为妻。嘉靖三十九年(1560),遭缅王莽瑞体侵,附于缅,与诸土官随缅王入扰。万历(1573—1620)初,卒
清代满族女画家。姓瓜尔佳氏,仁兴妻。工书画,著有《超范室画范》。
壮族古地名。又称火洞。北宋时,属邕州左江道。地当今广西靖西县化峒。为北宋侬人(今壮族先民)首领※侬智高起义地点之一。
1878—1941近代文博专家、经史家。字兴祥。上海市人。回族。祖籍浙江嘉兴。少习家学,精研儒学,光绪二十四年(1898)补博士弟子员,后致力于经史之学,著《管窥小识》,精于图书文物之学。1926年,
古水名。一作捺水。所指今皆认为是嫩江,并说“捺”与“嫩”应是古今转音,但有指其上游或其中游之差别;旧说为嫩江西岸支流诺敏河;日本学者认为是黑龙江。南北朝时为室韦族境内之水。
?—1668清朝将领。满洲正白旗人。佟佳氏。三等男巴笃礼第3子。天聪八年(1634),袭父爵兼任佐领。崇德三年(1638),随贝勒岳讬攻北京,征山东。四年,围锦州。六年(1641),随武英郡王阿济格败
藏语音译。西藏贵族家族之一。庄园在藏绒上部地区,为18世纪后藏三个军官世家之一。家族成员中身致通显者有:达阳台吉班丹旺结,在康熙五十六年(1717)准噶尔占领西藏期间,曾助受难之颇罗鼐。雍正六年(17
明代四川土司名。“阿用簇”又作“阿容簇”。宣德十年(1435)五月置,秩正七品,设长官吏目一员。属松潘卫,治所在今四川松潘西南境,地近黑水。宣德二年(1427),千户钱宏等因朝廷调发松潘官军往征交趾,
西夏崇宗李乾顺年号。1087—1089年,凡3年。
?—1848清宗室。字小山。隶镶蓝旗。爱新觉罗氏。道光二年(1822)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九迁至内阁学士,兼副都统。十五年(1835),授盛京工部侍郎,召为兵部侍郎,调吏部。因旷文职六班,降内阁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