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边政考

边政考

书名。明张雨编撰。12卷,嘉靖二十六年(1547)成书。明制,“巡按监察御史,每三年一次阅视各镇军马、器械,体察将官贤否,同画图具奏,并缴本查照施行”。是书即作者为巡按陕西监察御史时之作。卷首为作者引文和邓齐贤劄付,卷末有张铁跋和谢国祯跋。卷1,地舆图(上、前)、包括总图;卷2地舆图(上、后),包括榆林图;卷3地舆图(中),包括宁夏图、固原靖兰图、阶文西固图、洮岷河图;卷4,地舆图(下),包括西宁图、庄浪图、凉镇永图、甘州山丹图、肃州图;卷5,三夷(北虏、西域、西羌)纪事;卷6三夷纪类,约由上古猃狁、匈奴、月、氏迄明代诸部族;卷7北虏河套;卷8西域诸国;卷9西羌各族;卷7——9以表行之;卷10列传(北虏经略);卷11列传(西域经略);卷12列传(西羌经略)。总括历朝边防大政及诸族事迹,体例简要详明,是研究西北地区古代少数民族之重要参考书。原书存北京图书馆。有北平图书馆影印本刊行。

猜你喜欢

  • 吴鹤堂

    即“鹤公祠”(2538页)。

  • 大公则

    渤海国宗王。宣王※大仁秀侄。唐穆宗(820—824年在位)时被遣朝唐,穆宗赞誉其“知义之道,与华夏同风”。

  • 温溪心

    宋代邈川(今青海乐都)吐蕃首领。※温逋奇子。初,与西夏通好,欲借夏人力量报唃厮啰杀父之仇。宋熙宁九年(1076),派人入宋,请求归附,因曾依附夏国,遭拒。元丰六年(1083),唃厮啰政权阿里骨执政,将

  • 拙赤

    见“术赤”(489页)。

  • 罗赖毕多尔吉

    即“章嘉若必多吉”(2095页)。

  • 死人地

    旧时滇东北和黔西北一些彝族奴隶主强迫家奴以人身殉葬为交租形式之一的土地。奴隶主把一部分土地分给其家奴耕种,除平时定期交租和无偿服役外,其主人死时,耕种这部分土地的人家,被迫必须出一人与主人殉葬,故名。

  • 德古

    凉山彝族奴隶社会诺伙家支的头人之一。详见“家支头人”(1947页)。

  • 郡主

    清代宗室亲王嫡女的封号。格格封号中第一等。和硕亲王女,不论嫡生庶出,咸系“和硕格格”美称。初制,均以封为郡主。康熙四十五年(1706),廷议以其侧福晋所生之女同与嫡出者一例授封,实为过优,题准改为“郡

  • 哑蒙噶

    15世纪藏族高僧。又作阿木噶、哑蒙噶巴。西藏聂塘人。据《明实录》载明朝大慈法王释迦也矢弟子。随大慈法王进京,遂留居京师。宣德元年(1426),受明封为“灌顶净修弘智国师”。正统四年(1439),加封为

  • 泰宁路

    元代行政区划名。隶中书省。治所泰宁县(今吉林省白城市西南)。仁宗延祐四年(1317),升泰宁府置。英宗至治三年(1323),以泰宁县5千户封买奴为泰宁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