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那兀江

那兀江

元代河名。又译那江、纳兀河、纳浯河、恼河、猱河。即今嫩江。世祖至元二十四年(1287),叛王乃颜、合丹据有其地。同年和次年,元军连败叛军于此。

猜你喜欢

  • 朗顿

    藏语音译。西藏亚谿贵族家族之一。始于十三世达赖喇嘛之父土噶仁青,以子荫由达布地方朗顿村农民跻身贵族行列,封公爵。光绪十四年(1888)长子顿珠多吉袭公爵,次子罗桑扎巴,僧官,后入赘珠巴家族;三子强巴南

  • 绵愉

    ?—1875清朝大臣、宗室贵族。满族,爱新觉罗氏。嘉庆帝※顒琰第五子。嘉庆二十五年(1820),道光帝即位,封惠郡王。道光十九年(1839),进亲王。咸丰三年(1853),以太平天国北伐军进逼北京,授

  • 黑里河

    河流名。老哈河支流。蒙古语称霍尔霍河。发源于今内蒙古宁城县和喀喇沁旗交界处的葛家洼梁顶。全长150华里。汇大小数十条河流而成。在黑城附近汇入老哈河。黑城在历史上为名城。战国时期有右北平郡的平冈。西汉著

  • 移剌粘古

    金末大臣。又作曳剌粘古。契丹族。官右宣徽提点近侍局事。天兴元年(1232),蒙古军大举攻金都汴京(今河南开封),哀宗求和不成,欲起用白华为右司郎中,遣其至华所问计,华力主弃汴外走,被采纳。翌年正月,攻

  • 粘衮

    见“耶律合住”(1310页)。

  • 折继祖

    1021—1071宋代将领。党项羌族。字应之。※折惟忠子。宋皇祐二年(1050),继其兄折继闵知府州事。嘉祐元年(1056),领州刺史,受赐钱50万改葬其父。奏请朝廷抚慰府州折氏,以安其心。熙宁四年(

  • 哨官

    清代在海南岛黎族腹地委任的基层头目。一般辖一小峒,或有辖一大峒者。由总管(辖一大峒或数峒)代理加委,委任时总管带来帽子、长衣、布鞋、袜子和委任书、铜牌、证章。其职责是维持辖区内社会秩序,处理峒内各种纠

  • 李珣

    五代时文学家、医学家。字德润。祖籍波斯(今伊朗)。唐末其先人经商入蜀,定居梓州(今四川三台县)。善诗词,著有《琼瑶集》,己佚。《全唐诗》收录其诗54首。《花间集》收录37首。《全五代词》收录3首。其诗

  • 东都事略

    书名。南宋王偁撰。以宋都开封称东都,故名。130卷。计本纪12卷,世家5卷,列传105卷,附录8卷,无表志。记宋太祖至宋钦宗时史事。附录所载为辽、金、西夏诸国情况。取材以国史、实录为本,旁及野史杂记。

  • 明谊

    ?—1868清朝大臣。蒙古正黄旗人。托克托莫特氏。内务府大臣明训弟。嘉庆二十四年(1819)进士。以主事用,分兵部。道光五年(1825),补官,十三年(1833),充武会试提调。十四年,升员外郎。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