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邵远平

邵远平

清代文史学家。浙江仁和(今杭州市)人。字吕璜,一字戒三。初随舅氏姓吴名远,后改今名。康熙间进士,选授庶吉士。历户部郎中,出为江西学政,至少詹事。曾充国史馆修纂,参与修撰《实录》、《明史》、《一统志》。在史局持论与同馆不合,致仕归,潜心著述。其高祖邵经邦曾著《弘简录》,起唐迄宋,附辽、金,未遑及元,凡254卷,意在续郑樵《通志》。远平继高祖之业,补记兀代史事,成《元史类编》42卷,又名《续弘简录》。此书体例上只有纪传,诸志内容按年入纪,又利用《元典章》、《经世大典》及私人文集,补充考订部分史实。康熙三十八年(1699)圣祖玄烨南巡,远平迎谒,献此书,获赐书“蓬观”匾额,因自号“蓬观子”。尚著作有《史学辨误》、《京邸》、《粤行》、《河工见闻录》、《戒庵诗存》等。

猜你喜欢

  • 萧匹敌

    996—1031辽代大臣。又记作疋梯。一名昌裔。字苏隐。契丹族。兰陵郡王※萧恒德子,母为延寿公主(圣宗女)。父母早亡,育宫中,及长,尚秦晋王公主(一作韩国公主),拜驸马都尉,为殿前副点检。开泰八年(1

  • 普颜

    ?—1337元朝大臣。字君卿。畏兀尔人。赵国公爱全之子。幼事北平王那木罕,以功授石城县达鲁花赤。后为爱育黎拔力八达(仁宗)潜邸宿卫,补东宫必阇赤(书史)。仁宗(1311——1320年在位)即位,拜监察

  • 舒繙河卫

    见“使坊河卫”(1457页)“出万河卫”(568页)。

  • 砂井

    元代地名。又作沙井。位于今内蒙古四子王旗红格尔乡。蒙古汪古部世居其地。元代建城,为砂井总管府治所。有驿道南通净州,北达和林(蒙古国都城,今蒙古国哈尔和林)。

  • 登里罗羽录没密施合胡禄毗伽可汗

    见“怀信可汗”(1117页)。

  • 丹噶尔

    地名。一称东科尔。位于今青海湟源县。雍正五至六年(1727—1728)置。为青海蒙古、西宁四十族与内地商民市易场所。初设参将1员、千把总3员,隶西宁县管辖。乾隆五十七年(1792),被定为丹噶尔厅所在

  • 明兴

    ?—1874清朝将领。索伦人。姓敖拉氏。世居巴彦街屯,隶西布特哈镶黄旗。咸丰三年(1853),从征江南,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十一年(1861),官记名副都统,赐号法什尚阿巴图鲁。同治元年(1862),授

  • 元上都遗址

    俗称商都城。蒙古语称“兆奈曼苏默”(意为108庙)。在今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蓝旗东、上都河北岸五一农场。初建于蒙古蒙哥汗六年(1256),名开平府城,为元世祖忽必烈藩府所在。与大都(今北京)并称“

  • 竹木坎副巡检司

    明清四川羌族地区土司名。其先坤儿布,明时授长官司职。清顺治九年(1652)降清。康熙十九年(1680),改副巡检司,颁给号纸,无印信。辖百户,不纳粮石。

  • 交河公

    高昌麹氏王朝(499—640)官职名。位在王、令尹之下。由王子充任。高昌国“大事决之于王,小事则世子(令尹)及二公(田地公与交河公)随状断决。”(《西域南海史地考证论著汇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