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鄂尔多斯万户

鄂尔多斯万户

明代东蒙古※六万户之一。明人异译作“袄儿都司”、“阿尔秃厮”。属※右翼三万户。名称源于“斡耳朵”(宫帐)。成吉思汗卒后,其后嗣将遗物供于8个白色毡帐(斡耳朵)组成的八白室内,作为祭祀成吉思汗的灵堂,该部奉命世代守护八白室而得名。约明成化(1465—1487)间,该部入牧河套地区,故该地亦称鄂尔多斯。据《白史》等蒙古史料所载,该部由12鄂托克组成。正德(1506—1521)初,属非元裔的异宗赛特领主满都赉阿固勒呼统领。达延汗主政后,命其次子乌鲁斯博罗特为济农(亲王),治理右翼三万户,结果被亦不剌和满都赉杀害,导致正德五年(1510)的左右翼大决战。右翼兵败,部分随满都赉等逃入青海,不久败亡。其余大部归降达延汗。达延汗复命三子巴尔斯博罗特为右翼三万户济农,驻帐于该部。达延汗卒后,巴尔斯博罗特以济农之尊曾一度占据大汗位。至其子吉囊时,该部势力最强,拥众数万人,由9子分领,北败兀良哈万户,西入甘宁青。吉囊卒,势衰,听命于土默特部俺答汗。同时,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经青海传入该部。其领主切尽黄台吉曾被察哈尔部的图们汗任命为蒙古五执政理事之一。崇祯元年(1628),察哈尔部林丹汗率兵西进,被迫服属之。其时,该部已分为42支,各自为政,济农已不能节制诸支。七年(1634),林丹汗病死甘肃大草滩,后金兵临河套,遂归降皇太极。济农世系如下:巴尔斯博罗特—吉囊—吉能—布延巴图尔鸿台吉—博硕克图—策凌额尔德尼洪台吉—林沁额叶齐岱青

猜你喜欢

  • 龙鸟支离

    苗族古歌。流行于广西大苗山地区。歌名为苗语,汉意为“向河上游迁徙”。是广西苗族的迁徙史诗。歌词反映其迁徙的原因有:“种麦子七年长不大”,“失火烧了寨”,“欠了官府捐税”等。其迁徙路线中指出的地名,如柳

  • 塔山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永乐四年(1406)二月,女真首领塔剌赤、亦里伴哥等45人来朝,明廷以其居地置卫。命塔剌赤等为指挥同知、卫所镇抚、千百户。卫地初在今黑龙江省呼兰河流域肇东、呼兰及木兰、巴

  • 步鲁合答

    元朝将领。蒙古汪古部人。征行大元帅※按竺迩孙,※车里子。初随父征战。世祖至元二年(1265),父疾,不任事,受命代领军。八年,为管军千户。率军于沙坝御宋军,兵败。十一年,破宋云顶山,降嘉定。攻重庆,追

  • 黑山派

    中国伊斯兰教派之一。又称“黑山宗”、“黑帽派”。17世纪初年起流行于新疆。始祖玛阿图木·阿杂木第七子伊斯哈克·瓦里(一称伊萨克)和卓。相传早年在汗·阿里克西柯尔克孜族聚居区布教,徒众喜冠黑帽,故名。宗

  • 飞牙喀

    见“费雅喀”(1771页)。

  • 夺吉汪结

    清代后藏地方官员。藏族。为人干练,办事可靠。光绪十四年(1888),为东科尔,帮仔本公所书算。十七年(1891),为七品扎称营官。二十年(1894),升六品森宗营官。二十三年(1897),调补六品岭噶

  • 慕容泓

    ?—384十六国时期西燕建立者。昌黎棘城(今辽宁义县西北)人。鲜卑慕容氏。前燕国君※慕容儁子,※慕容暐弟。前燕光寿三年(359)封济北王,后为苻秦北地长史。建熙十一年(370),前燕为前秦所灭,与暐及

  • 招仙塔

    又称灵光寺佛牙舍利塔。契丹王朝时期所建佛塔。位于今北京西山八大处。为丞相耶律仁先母出资于辽道宗咸雍七年(1071)捐建。塔顶石露盘上刻有“大辽国公尚父令公丞相大王燕国太夫人郑氏造”及“咸雍七年八月工毕

  • 三魂

    萨满教对所谓人的三个灵魂的统称。流行于信仰萨满教的赫哲、蒙古等族地区。其说是,人有三个灵魂,各有不同功能。具体功能,各族所说不尽相同。赫哲族萨满教的三魂名称及功能为:第一灵魂曰“奥仁”,意为“生命灵魂

  • 西祁土司

    明朝土族土司。以别于东祁土司而言。因居青海西宁县祁家川,与东祁土司所居青海乐都一西一东相对,故名。自第一代土司祁贡哥星吉(明封副千户)起,至末代土司祁昌寿(袭指挥使)止,共19代。附:西祁土司世系(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