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鄂尔多斯左翼后旗

鄂尔多斯左翼后旗

清内蒙古诸旗之一。即今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达拉特旗。牧地东界归化城土默特地,西界鄂尔多斯左翼中旗,南界左翼前旗,北界乌拉特旗。汉沙南县地,隋唐为胜州榆林郡治,明嘉靖中为达延汗右翼三万户之一袄儿都司(即鄂尔多斯)济农衮必里克所据。后金天聪九年(1635),衮必里克后裔额璘臣率部归附后金。顺治七年(1650)封其从弟沙克札为札萨克固山贝子,掌本旗,世袭。札萨克驻巴尔哈逊湖,会盟于伊克昭盟。

猜你喜欢

  • 苏公塔

    塔名。位于今新疆吐鲁番县城东南。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札萨克郡王苏赉璊为表彰其父额敏和卓功绩而建。塔身塔柱形,高37米,底部直径10米,全部以砖筑成,外砌有各式菱格纹、山纹、水波纹、变体四瓣花纹

  • 西域都护

    官名。宣帝神爵三年(前59)置。为汉驻西域最高地方长官。职责主要为保护屯田,兼护南北两道。官署称西域都护府,治乌垒城(今新疆轮台县东策大雅附近)。直属中央政府,由汉廷委派骑都尉或谏大夫担任,秩比2千石

  • 马路毛木台

    萨满教神祗之一。鄂伦春语音译。流行于今内蒙古、黑龙江省鄂伦春族地区。民间认为它是阻碍狩猎的神。旧时鄂伦春人出猎,猎获第一只野兽都要先祭此神,以免它降罪;若数日未捕着猎物,即认为是此神扣留了野兽或将野兽

  • 贺郎格家

    旧时裕固族部落名。主要分布在今甘肃省肃南县明花区的莲花、前滩、大河区水关乡的西岔河等地,操西部裕固语。共有7个户族:(裕固语称※的尔勤”):呼郎嘎特(或称霍尔勒、汉姓贺)、托鄂什(汉姓妥)、钟鄂勒(汉

  • 回回营

    参见“回回屯田”(782页)。

  • 花户

    旧时四川甘孜藏族地区的一个社会等级。即没有领种差地的无地户。有原来即无土地者,亦有差户失去土地地位下降或外地流落而至者。大都靠当雇工或经营小商、小手工业为生。除少部分外,依法不负担差役、粮赋。经济上受

  • 怒苏语

    我国自称怒苏的怒族使用的一种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主要分布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福贡、泸水两县,使用人口8千左右。境外与缅甸接壤地区也有少量分布。怒苏语有方言差别,分南部、中部和北部3个

  • 台员

    见“大员”(76页)。

  • 陕甘宁边区蒙古文化促进会

    简称“蒙古文化促进会”。1940年在延安成立。吴玉章任会长,林伯渠、李富春、阿拉腾札布为理事。主要任务为团结蒙古民族抗日,主张实现民族平等,反对民族压迫和民族分裂,研究和介绍蒙古民族文化及革命事迹等。

  • 郭海太尉

    见“浩海达裕”(193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