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阔里吉思

阔里吉思

①(?—1298)元朝驸马。蒙古汪古部人。爱不花子。尚文习武,好儒学。筑“万卷堂”于府邸,常与儒士讨论经史。先尚忽必烈汗皇太子真金之女忽答的迷失公主,继尚铁穆耳汗女爱牙失里。初受命屯戍和林(今蒙古国哈尔和林),御叛王海都。世祖至元二十四年(1287),率千骑追击叛王乃颜党也不干,渡土兀剌河(今土拉河),大败叛军于不儿罕山(今肯特山),因功受赏赐。二十九年,奉诏与耶律希亮等议行屯田于合敦奴孙界。成宗铁穆耳即位初,封高唐王。请命讨西北叛王海都、笃哇。大德元年(1297),大败叛军于伯牙思。二年,击退笃哇、彻彻秃等的三次进攻,乘胜追敌,因孤军无援,被俘,拒诱降,不屈而死。九年(1305)追封赵王。有《驸马高唐忠献王碑》以志其功。 ②(1251—1311)元朝大臣。蒙古弘吉剌部人,燕只斤氏。建康路达鲁花赤药失谋之子。初任宿卫,为博尔赤(司膳)。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授司农少卿,升司农卿。二十八年,晋湖广行省平章政事,与右丞廉希恕等督兵攻海南黎部。逾2年,事平,还师。成宗大德二年(1298),改福建行省平章政事,迁福建道宣慰使、都元帅。三年,拜征东行省平章政事,谏请革除高丽弊政、裁汰冗官。因元廷不欲干预高丽内政,未果。五年,改湖广行省平章。次年,迁陕西平章,以坐赃罢职。卒,追封晋宁王。一说卒年66岁。

猜你喜欢

  • 水尽源安抚司

    明清时期湖广土家族土司。洪武七年(1374)置。以自四川巴县移住之唐进宝为水尽源通塔坪长官司长官。十四年(1381)废。永乐五年(1407),招回逃散土民,复长官司。以唐思文任长官,隶容美宣抚司。唐镇

  • 堂马

    藏语音译。旧时四川阿坝藏族地区百姓给土司官寨支应的一种差役名。主要有背水、扫地、放牧、短程背运、传呼口信等,在中司官的指挥下,由寨首率当差百姓,每次每寨出7至9人,服役10天,1年3次。

  • 自营地

    藏语称“恰得”,意为领主“亲手耕种”的土地,指原西藏地方政府时代,谿卡(庄园)内由※谿堆(庄园代理人)直接经营并靠“乌拉”(无偿劳役)耕种的土地。多分布在领主住宅周围,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的上等地(不包

  • 伯格哷逊

    见“癿加思兰”(816页)。

  • 踩秧堂

    苗族节日。盛行于贵州东南部。每年农历正月或二、三月择日举行。行期3—5日。日期由各寨自行决定。届时未婚或※不落夫家之男女青年及群众成群结队,身着盛装参加盛会,跳芦笙舞。已生育之少妇不能参加跳舞,只能在

  • 各对

    藏语音译。旧时四川甘孜藏区德格地方基层组织中大头人的管家。一般大头人均有2至3名,由富裕差巴(支差的人)中提升,经土司认可后委任。主要职责是大头人外出时,代管其家务,或跟大头人当随从,遇有战事,须自备

  • 黄马褂

    清代的一种官服。以黄色面料缝制的短外衣。马褂,原是骑马的服装,衣长与坐骑齐,袖长及肘。面料用黄,以示恩宠。(1)例穿:领侍卫内大臣、御前大臣、侍卫班领、前锋统领、护军统领、健锐营翼长,以侍卫补授之上驷

  • 苦先

    即“苦叉”(1330页)。

  • 喜利妈妈

    解放前锡伯族供奉之神。锡伯语,意谓“延续后代的娘娘神”。其形制是:用一条两丈多长丝绳,挂上小弓箭、布条小箭袋、小摇篮、背式骨(猪、羊膝拐骨)等物。平时将丝绳装入袋内,挂于上房西屋西北角。至除夕时始取出

  • 兀者吉烈迷万户府

    为“兀者野人吉烈迷等处诸军万户府”的简称(1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