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阿苏特

阿苏特

明代东蒙古右翼※永谢布万户之一部。亦译阿速、阿速惕、阿萨特、哈连等。其祖先是伊朗语系的游牧民族,流动于咸海、里海以北地区,亦称作阿思、阿兰。蒙古成吉思汗十六年(1221),为速不台所败。窝阔台十一年(1239),蒙哥攻取阿速蔑怯思城,大批部众被东迁。至元九年(1272),组成阿速拔都军。元武宗时,成立左右阿速卫侍卫亲军。元亡明兴,一部分留居汉地,一部分成为燕王朱棣麾下士兵,其余阿速军留居草原者自成一部,称阿苏特。明初,其领主为阿鲁台,废鬼力赤可汗,立本雅失里为可汗,自为太师,操东蒙古政柄,被明成祖封为和宁王。后败亡于瓦剌领主脱欢,其子阿里玛丞相率部服属瓦剌,归脱脱不花。土木之变后,奉也先命监护明英宗,并将其女摩罗札嘎图配与英宗。明中期,西蒙古乜克力部的亦不剌等成为该部领主,与哈剌嗔(喀喇沁)等10营(部)组成右翼的永谢布万户,活动于河套至宣府、大同塞外。正德五年(1510),达延汗败亦不剌,封第十子乌巴繖察青台吉(五八山只台吉)统治该部,部众2万余,居土默特部以东,哈剌嗔部以西(即今大同、张家口以北地区)。乌巴繖察卒,子阿济、实喇内讧,实喇死,阿济因杀弟罪被废,该部及领地被右翼济农巴尔斯博罗特子博迪达喇(乌巴繖察侄)占据。明末,参与抗击察哈尔部林丹汗西进,兵败。最后归属后金(清)。

猜你喜欢

  • 僰夷

    见“百夷”(747页)。

  • 拜延

    ?—1282元朝将领。唐兀氏。河西人,※火夺都子。世祖时,父死,袭千户职。至元九年(1272),制授征行千户。次年,迎击宋攻成都军,从攻嘉定,取泸、叙,攻重庆,数有战功。十二年(1275),任东西两川

  • 短钱

    金代以八十为陌(一百)的用钱法。大定二十年(1180),金修建上京内所,购买民间物资,经常不立即付钱,付钱时也以八十当一百。民间称此不足一百而当一百的“省陌钱”为“短钱”。官府用钱则足百,称为“长钱”

  • 法天皇后

    见“萧耨斤”(2000页)。

  • 乌桓山

    汉代乌桓地区山名。位于今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北,即大兴安岭山脉南端。公元三世纪末,东胡为匈奴冒顿单于(前209—前174年在位)所灭,部分余众退”保乌桓山,因以为号”(《后汉书·乌桓鲜卑列传》),称※乌

  • 资治通鉴

    书名。宋司马光(1019—1086)撰。294卷, 《目录》、 《考异》各30卷。治平三年(1066)始撰,元丰七年(1084)成书,共历时19年。光,陕州夏县(今属山西)人,字君实,号迁叟,世称涑水

  • 重元之乱

    辽(契丹)朝中期的重要政治事件。重元,即耶律重元,为辽圣宗耶律隆绪次子。太平十一年(1031)六月,圣宗卒,由长子耶律宗真(重元兄)即位,是为兴宗。其母钦爱皇后自立为皇太后摄政,欲废兴宗,立重元,重元

  • 迪里

    见“敌烈部”(1882页)。

  • 邓王

    ①辽封爵。清宁元年(1055)韩涤鲁受封。涤鲁于重熙(1032—1055)初任西北路招讨使,封漆水郡王,后以私取回鹘使者獭毛裘及阻卜贡物,削爵免官。俄起为北院宣徽使。重熙十九年(1050)改乌古敌烈部

  • 颉利发

    见“俟力发”(169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