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马头琴

马头琴

蒙古族特有民间传统拉弦乐器。蒙古语称“绰尔”或“朝儿”。因琴杆顶端饰以雕刻精细的马头,故名。一说前身为“奚琴”,来源于东胡系的“”(库莫奚)。相传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时,在蒙古地区已有所流传。蒙古民间关于此琴的创始有不同的传说故事。一种传说云:有名叫苏和的牧人,其小马为王爷所夺,后逃归,死去。牧人为示怀念,以马的腿骨为柱,皮为筒,尾毛为弦,头至于顶端,制成一个马头琴,朝朝相伴。另一种传说云:某应征入伍少年,与一仙女相爱,退役回家时,仙女送其一匹天马,只要乘天马,就能相会,后天马死,少年想念天马和仙女,以榔木雕刻天马的头像,制成琴,以拉琴思恋情人和矢马。琴身木质,长约1米,由琴箱、琴柱、左右弦轴、马头组成。共鸣琴箱以硬木制,多呈梯形,亦有方形,又分大、中、小三种,用马皮或羊皮蒙面,面上绘有图案。拉弓以藤条或竹木和马尾组成。演奏时,以马尾弓在弦之间拉奏。讲究弓法和指法,风格多种多样,音色圆润,低沉,具有浓厚的蒙古民族特色。

猜你喜欢

  • 秦难见闻记

    书名。清同治年间(1862—1874)东阿居士撰。日记体裁。此书系据作者在西安的亲身见闻,对同治元年(1862)二月二十八日至二年(1863)十二月二十八日陕西回民起义、太平军进军陕西以及回民起义军沉

  • 主鹘

    参见“中国犹太人”(297页)。

  • 觉罗伊桑阿

    蒙古名医。精通正骨。乾隆(1736—1795)中,以正骨起家,至钜富。被选隶上驷院。门徒甚众,其授徒法与众颇异,将笔管削为数段,令徒众包以纸,用手摩挲,使其节节皆结合,如未断,依法接骨,皆奏效。曾屡为

  • 董隐

    见“耶律撒剌”(1323页)。

  • 田保富

    明代湖广容美司土官。土家族。容美(治今湖北鹤峰县)宣抚使田潮美子。袭父职为宣抚使。成化五年(1469),遣人贡方物不及数,停赏。后致仕。弘治二年(1489),贡马为土人谭敬保等赎罪。刑部以纳马赎罪,轻

  • 慕容垂

    326—396十六国时后燕建立者。昌黎棘城(今辽宁义县西北)人。鲜卑慕容氏。字道明。又名霸,字道业。前燕国君慕容皝第三子。13岁即为偏将,勇冠三军,累战有大功。晋咸康八年(342),与慕容翰大败高句丽

  • 噶桑丹增嘉措

    见“罗桑旺秀噶桑嘉措”(1425页)。

  • 噶珊

    即“嘎山”(2448页)。

  • 土都督

    官名。明朝以汉制官称羁縻少数民族首领所封授的职衔。明朝初年置五军都督府,五府均设左右都督、都督同知、都督佥事,为统帅京卫和外卫兵卒的高级武官。后各卫都督等官成为虚衔。且多以之封授少数民族豪酋。有土都督

  • 移剌中哥

    即“移剌众家奴”(206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