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黄维翰

黄维翰

?—1931

近代东北民族史学者。字申甫。江西崇仁县(一说湖南长沙)人。汉族。清末乙未年(1895)进士。曾任陆军部主事、候补直隶州知州。光绪三十三年(1907)底,任黑龙江呼兰府知府。宣统二年(1910)初,转任龙江府(治今齐齐哈尔市)知府。因敢于直言,反映民众一部分饥苦实情,一直未被清廷重用,调任后仅8个月,就被夺官。后居故里,从事著述,1931年卒。在东北任职期间,他极注意东北地方史和民族史资料的搜集和研究,先著《呼兰府志》,后又撰《黑水先民传》、《渤海国记》2书。《呼兰府志》为第一部呼兰地方志书,凡12卷,约18万字,从地理、政治、财赋、交通、外交、祠祀、学务、武事、人物、礼俗、物产、艺文等12个方面,较全面地叙述了呼兰地区从古代至清末的历史沿革,从中可看到东北历代诸少数民族在这一地区的活动。《黑水先民传》,是一部从历史文献中辑录编撰的黑龙江地区著名历史人物传记。《渤海国记》是其晚年之作,“稿本粗具”后死去,由鲍奉宽为之整理补缺,经王晋卿审定,金毓黻作校后问世。该书对渤海国历史作了较全面的叙述,比此前唐元素(宴)的《渤海国志》和朝鲜徐相雨的《渤海疆域考》取材更全,并首次考得渤海末王大諲譔之前尚有大玮㹠一王,使渤海王世系恢复了原貌。

猜你喜欢

  • 奥米

    怒语音译,意为“母亲”。云南省怒江地区怒族对自己的母亲和母亲的姊妹及父亲兄弟辈的妻子的统称。后来虽出现了把年龄长于自己母亲者称“米茂”,幼于母亲者称“米拉”或“米吞”,意为“大母”、“中母”和“小母”

  • 噶盖

    ?—1600满族将领,满文创制者之一。伊尔根觉罗氏。世居呼纳赫(今无考)之地,隶满洲镶黄旗。被努尔哈赤封为十扎尔固齐(蒙语,意为判事官)之一,位仅次于费英东。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闰十一月,与额亦

  • 忙忽惕

    即“忙兀”,为复数。见“忙兀”(880页)。

  • 慕容奇

    ?—398十六国时期后燕宗王。小字善驹。昌黎棘城(今辽宁义县西北)人。鲜卑慕容氏。太原王慕容楷之子,尚书兰汗外孙。袭封太原王。后燕永康三年(398),国君慕容宝为兰汗所杀,以外孙,获宥,为征南将军。暗

  • 和琳

    1753—1796清朝大臣。满洲正红旗人。钮祜禄氏。副都统常保子,权臣和痀弟。乾隆四十二年(1777),由笔帖式累迁至郎中。五十一年(1786),署杭州织造,后擢湖广道御史。任内,巡视山东漕运,请改河

  • 祭敖包

    旧时蒙古族的一种祭祀活动。“敖包”又称“鄂博”、“脑包”,蒙古语意为“堆子”,以石块堆积而成,也有用柳条围建的。原是道路和境界的标记,后渐演变成祭祀山神、路神的地方。其数目各地不等,有单个的,有数个的

  • 札马鲁丁

    元代天文历法学家、地理学家。又译札马剌丁。回回人。祖籍西域,原为波斯马拉加天文学家。忽必烈即位前,应征来华,事于藩府。至元四年(1267),依据伊斯兰教历法撰进《万年历》,曾被采用。同年,又造西域观测

  • 清乐军

    蒙古国时期汉人地主武装之一。金永清(今河北永清)人史伦以侠义著称,死后,河朔诸郡结清乐社40余,近千人,岁供其像祀之。元太祖八年(1213),其曾孙史天倪归降蒙古军,任万户,选壮勇万人为义兵,号清乐军

  • 乾嘉苗民起义

    清乾隆嘉庆年间湘西黔东北苗民起义。雍正(1723—1735)以来,满、汉地主、官吏、高利贷者和商人在苗族地区肆行剥削压迫,大量土地被侵占,苗民被恣意欺凌。乾隆五十二年(1787),永绥厅(今湖南花垣)

  • 柏孜克里克千佛洞

    位于新疆吐鲁番东25公里,傍火焰山。已编号洞窟57个,其中保留壁画约40余窟。壁画总面积约1200平方米,是吐鲁番地区现存洞窟最多、建筑形式多样的一处石窟群。现存较早洞窟约是6世纪麹氏高昌时期遗存,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