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历史人物>李宗谔

李宗谔

【生卒】:965—1013

【介绍】:

宋深州饶阳人,字昌武。李昉子。太宗端拱二年进士。历集贤校理,同修起居注。真宗即位,拜起居舍人,预重修《太祖实录》。迁知制诰、判集贤院,纂《西垣集制》。景德二年为翰林学士,判太常大乐、鼓吹二署,整顿乐工,修完器具,编次律吕法度、乐物名数为《乐纂》。大中祥符中,从封泰山,同修昭应宫。拜右谏议大夫。工隶书。有《翰林杂记》、《谈录》、《大中祥符封禅汾阴记》等。


【生卒】:965——1013

字昌武。昉第三子。端拱进士。以集贤校理,同修起居注。真宗即位,为起居舍人,重修《太祖实录》。迁知制诰、判集贤院,纂《西垣集制》。素晓音律,遂审定太乐、鼓吹署乐工,修完器具,著《乐纂》。大中祥符初,改工部郎中。工隶书。著作有《大中祥符封禅汾阴记》、《诸路图经》及《谈录》等。


【生卒】:965—1013

【介绍】:

宋深州饶阳人,字昌武。李昉子。太宗端拱二年进士。历集贤校理,同修起居注。真宗即位,拜起居舍人,预重修《太祖实录》。迁知制诰、判集贤院,纂《西垣集制》。景德二年为翰林学士,判太常大乐、鼓吹二署,整顿乐工,修完器具,编次律吕法度、乐物名数为《乐纂》。大中祥符中,从封泰山,同修昭应宫。拜右谏议大夫。工隶书。有《翰林杂记》、《谈录》、《大中祥符封禅汾阴记》等。


【生卒】:965——1013

字昌武。昉第三子。端拱进士。以集贤校理,同修起居注。真宗即位,为起居舍人,重修《太祖实录》。迁知制诰、判集贤院,纂《西垣集制》。素晓音律,遂审定太乐、鼓吹署乐工,修完器具,著《乐纂》。大中祥符初,改工部郎中。工隶书。著作有《大中祥符封禅汾阴记》、《诸路图经》及《谈录》等。


【生卒】:965—1013

【介绍】:

宋深州饶阳人,字昌武。李昉子。太宗端拱二年进士。历集贤校理,同修起居注。真宗即位,拜起居舍人,预重修《太祖实录》。迁知制诰、判集贤院,纂《西垣集制》。景德二年为翰林学士,判太常大乐、鼓吹二署,整顿乐工,修完器具,编次律吕法度、乐物名数为《乐纂》。大中祥符中,从封泰山,同修昭应宫。拜右谏议大夫。工隶书。有《翰林杂记》、《谈录》、《大中祥符封禅汾阴记》等。


猜你喜欢

  • 韩康

    【介绍】:东汉京兆霸陵人,字伯休。家世著姓。为避名,卖药长安市,三十余年,口不二价。后被人认出,乃遁入霸陵山中。博士公车连征不至。桓帝以安车聘之,不得已,辞安车,自乘柴车先发,乃中道遁。

  • 韩安国

    【生卒】:?—前127字长孺,西汉梁国成安(今河南临汝)人。初为梁孝王中大夫,吴楚七国之乱时,被任为将,击退吴兵,由此名显于时。梁王骄,景帝疑忌,他劝梁王谢罪,为景帝与窦太后所器重。武帝时任御史大夫,

  • 后唐庄宗

    【介绍】:见李存勖。

  • 宣统帝

    【生卒】:1906——1967即爱新觉罗溥仪。道光帝旻宁之曾孙,醇亲王载沣之子。1908年入承为嗣皇帝,生父载沣监国摄政。当年即帝位,次年改元宣统。时各地鼎沸,起义不断。宣统三年(1911),辛亥革命

  • 成辅端

    【生卒】:?—804【介绍】:唐德宗时优人。德宗贞元二十年,关中大歉,京兆尹李实方务聚敛进奉,百姓不堪其酷。辅端作戏语数十篇,诉秦民艰苦之状。李实诬其诽谤国政,帝决杀之。

  • 希迁

    【生卒】:?—791【介绍】:唐僧。端州高要人,俗姓陈,号石头和尚。在曹溪薙染,得法于青原。衡山有石状如台,乃结庵其上。穆宗长庆中敕谥无际大师。有《参同契》。

  • 崔颢

    【生卒】:?—754【介绍】:唐汴州人。玄宗开元进士。天宝时历太仆寺丞、司勋员外郎。曾漫游各地,足迹甚广。工诗。早期诗流于浮艳,后历边塞,诗风变为雄浑。所作《黄鹤楼》诗,李白激赏之。有集。

  • 陶梁

    【生卒】:1772——1857字凫芗。江苏长洲(今苏州)人。嘉庆进士。官历太常寺卿、内阁学士至礼部侍郎。嘉庆、道光中,先后出任直隶按察使、湖北荆宜施道、江西布政使等职,屡坐事贬降。参与纂修《皇清文颖》

  • 宋忠

    【生卒】:?—1399【介绍】:明人。洪武末,为锦衣卫指挥。建文元年,以都督总兵三万屯开平,防备燕王。及燕兵起,守怀来兵败,被执死。

  • 奕纲

    道光帝第二子。二岁即死。咸丰帝即位(1851)后,追封谥为顺和郡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