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历史人物>汪中

汪中

【生卒】:1744—1794

【介绍】:

清江苏江都人,字容甫。幼孤贫,赖母授读。少长,游书肆,借阅经史百家书籍,过目成诵,遂为通人。乾隆四十二年拔贡生。以母老不赴朝考。文章以汉魏六朝为则,卓然为清代中叶大家。笃志经学,尤精《周官》、《左氏传》,兼治诸子。与同乡王念孙刘台拱为友,服膺顾炎武,自许为私淑弟子。曾应湖广总督毕沅之聘,撰《黄鹤楼铭》等文,传诵一时。后至杭州文澜阁掌《四库全书》,旋卒。有《广陵通典》、《春秋后传》、《容甫先生遗诗》、《述学内外篇》。


【生卒】:1744——1794

字容甫。江苏江都人(今扬州)。少孤贫,助书贩卖书,得遍读经、史、百家。乾隆四十二年拔贡生。弃科举,致力于经、史、地理学研究。与王念孙刘台拱为友,相互讨论。崇尚顾炎武梅文鼎、阎若琚、戴震诸人,对《春秋》、《尚书》、先秦学制皆有研究。校订《仪礼》、《周官征文》、《左氏春秋释疑》、《荀卿子通论》、《秦蚕食六国表》、《金陵地图考》、《经义知新记》、《大戴礼正吴》、《遗诗》,《广陵通典》十卷,《述学内外篇》六卷。乾隆五十九年卒。


【生卒】:1744—1794

【介绍】:

清江苏江都人,字容甫。幼孤贫,赖母授读。少长,游书肆,借阅经史百家书籍,过目成诵,遂为通人。乾隆四十二年拔贡生。以母老不赴朝考。文章以汉魏六朝为则,卓然为清代中叶大家。笃志经学,尤精《周官》、《左氏传》,兼治诸子。与同乡王念孙刘台拱为友,服膺顾炎武,自许为私淑弟子。曾应湖广总督毕沅之聘,撰《黄鹤楼铭》等文,传诵一时。后至杭州文澜阁掌《四库全书》,旋卒。有《广陵通典》、《春秋后传》、《容甫先生遗诗》、《述学内外篇》。


【生卒】:1744——1794

字容甫。江苏江都人(今扬州)。少孤贫,助书贩卖书,得遍读经、史、百家。乾隆四十二年拔贡生。弃科举,致力于经、史、地理学研究。与王念孙刘台拱为友,相互讨论。崇尚顾炎武梅文鼎、阎若琚、戴震诸人,对《春秋》、《尚书》、先秦学制皆有研究。校订《仪礼》、《周官征文》、《左氏春秋释疑》、《荀卿子通论》、《秦蚕食六国表》、《金陵地图考》、《经义知新记》、《大戴礼正吴》、《遗诗》,《广陵通典》十卷,《述学内外篇》六卷。乾隆五十九年卒。


【生卒】:1744—1794

【介绍】:

清江苏江都人,字容甫。幼孤贫,赖母授读。少长,游书肆,借阅经史百家书籍,过目成诵,遂为通人。乾隆四十二年拔贡生。以母老不赴朝考。文章以汉魏六朝为则,卓然为清代中叶大家。笃志经学,尤精《周官》、《左氏传》,兼治诸子。与同乡王念孙刘台拱为友,服膺顾炎武,自许为私淑弟子。曾应湖广总督毕沅之聘,撰《黄鹤楼铭》等文,传诵一时。后至杭州文澜阁掌《四库全书》,旋卒。有《广陵通典》、《春秋后传》、《容甫先生遗诗》、《述学内外篇》。


猜你喜欢

  • 曹冲

    【生卒】:196—208【介绍】:三国魏沛国谯人,字仓舒。曹操子。早慧。时孙权赠大象,操欲知其重量,遍访群下,莫能出其理。冲谓置象船中,刻水痕所至,更载他物称之,可知其重。早天。追封邓哀王。

  • 林有之

    【介绍】:宋兴化军仙游人,字公侣。宁宗嘉定十年进士。授贺州司法。居民以茅竹为屋,有之请于州,代以土瓦,贺州自此始有栋宇。调肇庆司理,狱讼平允。通判建昌军,秩满,知南雄州,未至而卒。

  • 正宗

    【介绍】:宋僧。抚州崇仁人,俗姓陈,字季渊。工诗。出家龙兴寺,又受业于宣化寺。高宗建炎间,祝发遍参诸方。后住梅山。卒年七十九。有《愚丘诗集》。

  • 丁叙之

    【介绍】:清浙江山阴人。善画人物花卉。

  • 谢让

    【生卒】:1252—1317【介绍】:元颍昌人,字仲和。补宣慰司令史。擢南台御史,劾江浙省臣不法事,台纲益振。累官刑部尚书。仁宗即位,加正议大夫,凡六部疑事,俱令共议。终西台侍御史。卒谥宪穆。

  • 许叔牙

    【生卒】:?—649【介绍】:唐润州句容人,字延基。太宗贞观初迁晋王府参军、弘文馆学士。精于《毛诗》、《礼记》,献《诗纂义》十篇。

  • 沈瑜

    【介绍】:东汉吴郡乌程人。沈直子。父死,年方十岁,居丧哀毁,过于成人。外祖盛孝章嘉其孝,勉慰之。后早卒。

  • 张錤

    【生卒】:1160—1197【介绍】:宋秦州三阳人,南渡居临安,字深父。张俊曾孙。以荫为承事郎。历两浙转运司明州造船场签书、安丰军签判、坑冶司检踏官、监太平惠民局,积官承议郎。在船场任时,不以卑冗怠事

  • 马隆

    字孝兴,东平平陆(今山东汶上北)人。初仕为武猛从事,平吴时,迁司马督。凉州刺史杨欣被羌戎所杀,授武威太守,领兵征伐羌戎,平定凉州。后长期镇守凉陇,威抚羌戎。累迁东羌校尉、封侯。惠帝时,死于任上。【介绍

  • 曾植

    【介绍】:宋泉州晋江人,字子直。太学上舍生。孝宗立,屡迁司农寺丞。轮对言用人之道,不当以文武南北二其心,又不当以腐儒之故,废弃真儒。后求补外,知南剑州,陛辞奏三事,帝大悦,调知湖州,未赴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