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历史人物>顾野王

顾野王

【生卒】:519—581

字希冯,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幼好学,九岁能作文,博览经史,精通天文地理、古文字、卜筮、绘画。初为梁太学博士、诸王参军。侯景之乱,还乡募召数百人,入援建康。入陈,历为撰史学士、国子博士、太子率更令,领大著作。官至光禄卿卒。所撰《玉篇》三十卷、《舆地志》三十卷、《符瑞图》十卷、《顾氏谱传》十卷、《分野枢要》一卷、《续洞冥记》一卷、《玄象表》一卷、文集二十卷,并行于世。又有《通史要略》一百卷、《国史纪传》二百卷,未就。(,参见《南史》)


【生卒】:519—581

【介绍】:

南朝陈吴郡吴人,字希冯。幼好学,及长博通经史,兼习天文、地理、虫篆奇字。又擅丹青,梁宣城王命画古贤像,王褒作像赞,时称“二绝”。梁武帝大同四年为太学博士。入陈,任国子博士,位终黄门侍郎,光禄大夫。所著《玉篇》成书于梁武帝大同九年,仿《说文解字》体例,以反切注音,引书证详加解说,对字形重视篆隶之流变,为《说文解字》之后又一部大型字书。原书现存残卷,清黎庶昌有影印本。


【生卒】:519—581

【介绍】:

南朝陈吴郡吴人,字希冯。幼好学,及长博通经史,兼习天文、地理、虫篆奇字。又擅丹青,梁宣城王命画古贤像,王褒作像赞,时称“二绝”。梁武帝大同四年为太学博士。入陈,任国子博士,位终黄门侍郎,光禄大夫。所著《玉篇》成书于梁武帝大同九年,仿《说文解字》体例,以反切注音,引书证详加解说,对字形重视篆隶之流变,为《说文解字》之后又一部大型字书。原书现存残卷,清黎庶昌有影印本。


【生卒】:519—581

【介绍】:

南朝陈吴郡吴人,字希冯。幼好学,及长博通经史,兼习天文、地理、虫篆奇字。又擅丹青,梁宣城王命画古贤像,王褒作像赞,时称“二绝”。梁武帝大同四年为太学博士。入陈,任国子博士,位终黄门侍郎,光禄大夫。所著《玉篇》成书于梁武帝大同九年,仿《说文解字》体例,以反切注音,引书证详加解说,对字形重视篆隶之流变,为《说文解字》之后又一部大型字书。原书现存残卷,清黎庶昌有影印本。


猜你喜欢

  • 欧阳寅

    【介绍】:明广东从化人。成化举人。官郁林知州,前后任职十二年,有惠政。擢南宁府同知,未几致仕。

  • 赵赞

    【介绍】:唐河东人。德宗建中元年,以礼部郎中为荆、襄等道黜陟使。迁吏部郎中。为中书舍人,知建中三年贡举。旋迁户部侍郎、判度支。时河北、河南连兵不息,庸调不给,乃请借富商钱,以济国用,京师大扰。四年,又

  • 卢知原

    【生卒】:?——1141字行之,湖州德清(今属浙江)人。以父任知歙县,累迁梓州路转运副使。边备废弛,知原招补兵籍,筑城二十余里。触怒王黼,被罢去。起为提点京东刑狱,改江西转运副使。高宗即位,授龙图阁、

  • 钱徽

    【生卒】:755—829【介绍】:唐吴兴人,字蔚章。钱起子。德宗贞元初进士。宪宗元和中累官至中书舍人。穆宗长庆元年为礼部侍郎,主进士试,因不受段文昌、李绅请托,为文昌所劾,贬江州刺史。迁华州刺史。文宗

  • 邹期祯

    【介绍】:明常州府无锡人,字公宁。万历时诸生,从高攀龙学。有《尚书揆一》。

  • 刘台拱

    【生卒】:1751——1805字端临。江苏宝应人。乾隆中期举人,充丹徒县训导。有孝行。研究经学、天文、律吕等学,于汉、宋诸儒学说,不专一家,唯是之求。著有《论语骈枝经传小记》、《国语补校》、《荀子补注

  • 李孝怡

    【生卒】:469-548字悦宗,晔族弟。以军功为冠军将军、魏郡太守。明帝时,以擒相州刺史元熙功,封昌乐伯。附元叉被除名。后起为防城都督,拒葛荣有功,封赵郡公。庄帝时,为骠骑大将军、左光禄大夫。【生卒】

  • 刘休若

    【生卒】:448—471【介绍】:南朝宋宗室。彭城人。文帝第十九子,封巴陵王。宋明帝时官至荆州刺史。泰始七年,兄刘休祐为帝所杀,刘休仁见疑,休若忧甚。会被征为南徐州刺史,心腹咸谓还朝必有祸,中兵参军王

  • 杜元志

    【介绍】:唐京兆杜陵人,字道宁。能诗。武则天至中宗时,任职麟台,与沈佺期等唱和。玄宗开元中,累官金部员外郎、度支、考功二曹郎中。十年,官蕲州刺史。官终杭州刺史。有集。

  • 房遗直

    玄龄子,嗣父爵。永徽初官至礼部尚书、汴州刺史。(,参见《新唐书》)【介绍】:唐齐州临淄人。房玄龄子。嗣父爵,高宗永徽初为礼部尚书、汴州刺史。永徽四年,坐弟遗爱谋反,贬铜陵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