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诗词百科>元德秀

元德秀

【生卒】:696—754

【介绍】:

唐代文学家。字紫芝。河南(治今河南洛阳)人,居汝州鲁山(今属河南)。少孤贫,事母至孝。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进士及第。始任邢州南和尉,有惠政,黜陟使以至行上闻,补龙武录事参军。因家贫,求为鲁山令,世称“元鲁山”。秩满,退居陆浑山,以琴酒自娱,门弟子云集。天宝十三载(754)卒,年五十九,门人共谥曰“文行先生”。德秀师古道,名重当时,房琯见德秀曰:“见紫芝眉宇,使人名利之心尽矣。”(李华《三贤论》)李华兄事德秀,将他和萧颖士刘迅合称“三贤”,撰《三贤论》颂其贤德。德秀善为文章,“与古同辙,自为名家”(李华《元鲁山墓碣铭》。然均已失传。《全唐诗补编》补诗一首。事迹见唐元结《元鲁山墓表》,李华《元鲁山墓碣铭》,新、旧《唐书》本传。

【生卒】:696~754

【介绍】:

紫芝,世居太原(今属山西),后徙鲁山(今属河南),郡望河南(今河南洛阳)。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进士及第。曾为鲁山令,世称“元鲁山”。晚年退居陆浑山,弟子云集。李华将其与萧颖士、刘迅并称“三贤”。所著文章甚多,皆逸。卒,私谥文行先生。新、旧《唐书》有传。《全唐诗补编·续补遗》存诗1首。

猜你喜欢

  • 王昌龄集

    诗集。唐王昌龄撰。是集为明人纂辑,分上下两卷,录诗一百四十九首,分体编次,前后无序跋题记。卷上五言古诗四十九首,七言古诗四首。卷下五言律诗十首,五言排律一首,七言律诗二首,五言绝句十四首,七言绝句六十

  • 语默

    说话或沉默。语本《易·系辞上》:“君子之道,或出或处,或默或语。”后因以“语默”指出仕或隐退。陈子昂《同宋参军之问梦赵六赠卢陈二子之作》:“而我独蹭蹬,语默道犹懵。”

  • 因依

    ①偎依。王昌龄《途中作》:“惊禽栖不定,寒兽相因依。”②依靠;依附。李白《树中草》:“草木虽无情,因依尚可生。”李端《赠康洽》:“后辈轻肥贱衰朽,五侯门馆许因依。”③指栖处之地。罗邺《自蜀入关》:“匹

  • 翠微宫

    唐宫名。太宗贞观二十一年重修终南山太和宫,并改名为翠微宫。王维《敕借岐王九成宫避暑应教》:“帝子远辞丹凤阙,天书遥借翠微宫。”

  • 鼓山和尚

    【介绍】:见神晏。

  • 感鹤

    【介绍】:白居易约作于元和五、六年(810、811),是白氏最早的寓言诗。先八句写耿介不群的鹤,再八句写与鸡无异的鹤,后四句诗人发感慨。层次分明,对比强烈,寓意深刻。诗人有咏鹤许多篇,大都有他自己的影

  • 檐飞宛溪水,窗落敬亭云

    【介绍】:李白《过崔八丈水亭》诗句。二句写出了宣城的明媚秀丽的风光。宛溪,在宣城东门外流过。敬亭,即敬亭山,在今宣州市城北。

  • 禽庆

    东汉初隐士。字子夏,北海人。他与好友向长同游五岳名山,潜隐而终。李德裕《恩归赤松村呈松阳子》:“昔人思避世,惟恐不深幽。禽庆潜名岳,鸱夷漾钓舟。”参见“禽尚志”。

  • 雨声

    【介绍】:元稹作。诗人遭贬江陵(今湖北境内)后,心境抑郁凄凉,曾横渡长江前往潭州(今湖南长沙)拜访友人张正甫。此诗运用白描手法描绘了自己雨夜独宿江舟的情景,真切感人。

  • 渚烟空翠合,滩月碎光流

    【介绍】:皇甫冉《归渡洛水》诗句。描写诗人归渡洛水(在今河南洛阳附近)途中由暮至夜的景色。出句谓沙洲上的片片翠色与傍晚的烟雾在低空中融成一片;对句谓夜晚沙滩上的月光与水中的水光交相辉映,一齐流动。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