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诗词百科>分类集注杜诗

分类集注杜诗

明邵宝撰。凡二十三卷,初刻于明万历二十年(1592)。此书共收杜诗1413首,诗先分体,而后再以内容分类,诗体以五古七古歌行五绝七绝五律七律为序,而五七排律又分别附于五古、七古之后,亦有古律参互者,按内容又分为纪行、述怀、怀古、时事等五十三类,颇为繁琐杂乱。其注解,诗题后多先注明作诗之时地,篇末再训释词语典故,串解诗意,概括全诗意旨。于诗之理解,颇有助益,书前过栋序云:是书“词则直而易解,取喻显而无艰深之病,据理近而寡牵合之嫌。”亦诚非虚誉。然是书之真伪颇多疑点。洪业、程千帆及日本学者均据理以证其赝。洪业《杜诗引得序》列举数端,疑非邵宝所撰,乃坊贾依托之作,然又谓此书“所为全诗注解,亦煞费苦心,照应弥缝时以灿然成篇,便于初学,故历久而人不知其伪。”此书纵使坊贾伪托,借助邵氏之名,扩大影响,然仍不失为明人注杜之佳本,注杜全诗之明刊本,且流播海外,影响甚大,清代注杜大家如仇兆鳌、杨伦诸人亦时或征引其说,此书版刻较多,明清皆有刊本,日本国亦有覆刻本。1974年台湾大通书局据明万历二十年三吴周子文校刊本影印《杜诗丛刊》本,书名《刻杜少陵先生诗分类集注》,此书扉页误标为“万历二十三年。”

猜你喜欢

  • 马乂

    【介绍】:唐代诗人。生卒年、籍贯不详。文宗时,南诏入侵,蜀中动乱。马义作《蜀中经蛮后寄陶雍》,当是文宗时蜀中人,或当时居于蜀中。《全唐诗·补遗》录此诗,注谓“宣宗时人”,时代似稍后。今仅存此诗。事迹见

  • 照布衲

    【介绍】:见灵照。

  • 元融

    【介绍】:见元季川。

  • 得也无

    见“得也磨”。

  • 中桥

    桥名。在唐洛阳城中洛水上。翁承赞《柳》之一:“斜拂中桥远映楼,翠光骀荡晓烟收。”

  • 会稽东小山

    【介绍】:陆羽作。会稽,山名,在今浙江绍兴东南。诗览物思古,抒写对晋王徽之等古代风流人物的追忆凭吊之情。意象哀婉,感人至深。

  • 陆据

    【生卒】:?—754【介绍】:唐代散文家。字德邻。河南洛阳(今属河南)人。年三十余,始游京师,举进士。公卿爱其文,称重之。始为从事,累官至司勋员外郎。天宝十三载(754)卒。与当时著名文士殷寅、颜真卿

  • 元稹论稿

    王拾遗著。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1月出版,12.5万字,为《中国古代作家研究丛书》之一种。本书主要以诗文为依据,对元稹的人品与诗品进行了探讨。全书共分九章,包括:一、元稹生平考略;二、元稹的政治思想

  • 灵涛

    传说伍子胥屈死之后含恨未消,冤魂驾驭怒涛拥激江岸。汉赵晔《吴越春秋·夫差内传》:“吴王……乃弃其躯,投之江中。子胥因随流扬波,依潮来往,荡激崩岸。”后用为典实。徐凝《题伍员庙》:“浙波只有灵涛在,拜奠

  • 乐职吟

    西汉王褒有俊材,益州太守王襄欲宣风化于民众,闻王褒之才,召与相见,并请王褒作《中和》、《乐职》、《宣布》诸诗,并选人依《鹿鸣》之声唱之,以称美帝王盛德。见《汉书·王褒传》。后因以“乐职吟”为称颂帝王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