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陵翁
见“朗陵公”。
见“朗陵公”。
文集。唐郎楚之撰。《旧唐书·经籍志下》著录《郎楚之集》十卷,《新唐书·艺文志四》作三卷。作品已佚。
见“一字至七字诗”。
①悲泣声。僧鸾《赠李粲秀才》:“愁如湘灵哭湘浦,咽咽哀音隔云雾。”②低吟声。李贺《伤心行》:“咽咽学楚吟,病骨伤幽素。”③鸟虫低鸣声。齐己《蝉八韵》:“咽咽复啾啾,多来自早秋。”④乐声凝滞悲切。元稹《
孟郊撰,华忱之校订。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7月初版,1984年4月订正重印。本书据陶湘影印北宋刻本《孟东野诗集》排印,并参校宋蜀刻残本、明弘治己未刻本、清席启㝢《唐诗百名家全集》初刻本及季振宜《全唐
①额前丛生突下之发。西汉成帝时中宫史曹宫母子被赵昭仪谋害,死前她说,她所生婴儿额上有壮发,像孝元皇帝。事见《汉书·孝成赵皇后传》。后以“壮发”为咏皇子之典。杜牧《杜秋娘诗》:“燕禖得皇子,壮发绿緌緌。
池名。在湖北襄阳。本名习家池,晋征南将军山简镇守襄阳,常临此池饮酒,大醉而还,因更名高阳池,取“高阳酒徒”之意。见《晋书·山简传》。后因以“高阳池”、“高阳宴”为咏襄阳宴饮之典,或泛咏饮酒。李峤《酒》
《左传·成公十年》:“公梦疾为二竖子,曰:‘彼良医也,惧伤我,焉逃之?’”后因以“二竖”指病魔。杜甫《八哀诗·赠左仆射郑国公严公武》:“炯炯一心在,沉沉二竖婴。”
比喻兄弟。高适《酬秘书弟兼寄幕下诸公》序:“族弟秘书,雁序之白眉者。”参见“雁行”。
【介绍】:见皇甫冉。
见“攀桂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