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刚茹柔”的省略。比喻欺软怕硬。白居易《和微之诗二十三首·和三月三十日四十韵》:“善恶有惩劝,刚柔无吐茹。”
【生卒】:721—780【介绍】:唐代散文家。字贻孙。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郡望博陵(治今河北安平)。崔沔子。开元末至天宝初进士及第。调寿安尉。安史乱起,举家南迁。至德元载(756)为江西采访使从
荀令,指东汉尚书令荀彧。传说荀彧曾得异香,用以熏衣,余香三日不散。后以“熏香荀令”代指貌美才俊的男子。李端《赠郭驸马》:“熏香荀令偏怜少,傅粉何郎不解愁。”
星名。属牛宿。在牵牛之北。或说即牵牛。权德舆《七夕见与诸孙题乞巧文》:“鹊桥临片月,河鼓掩轻云。”又因牵牛、织女二星隔银河相望,故又以“河鼓”喻指夫妻不得团聚。徐凝《七夕》:“别离还有经年客,怅望不如
赵谦著。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9月初版,收入《文史哲大系》。本书依史为序,对唐代七言律诗的艺术结构及其美学特征,作了深入地历史探索,论述初、盛、中、晚四期七律所呈现的音韵风格,各期代表作家的诗风特色
【介绍】:一作《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岑参作。写于乾元元年(758)春,时收复长安不久,唐王朝表面上又恢复了太平景象,岑参在朝任右补阙。中书舍人贾至作《早朝大明宫呈两省僚友》诗,岑参、王维、杜甫
【介绍】:唐代诗人。生卒年、籍贯不详。武则天表侄,曾任苏州嘉兴令。为人贪猥无厌。为御史康訔推奏,判死刑,获赦。《全唐诗》存诗一首。事迹见《朝野佥载》卷二。
殷红。皎然《洞庭山维谅上人院阶前孤生橘树歌》:“九月十月争破颜,金实离离色殷殷。”
即趁韵。清吴骞《拜经楼诗话》卷一:“古诗尤忌凑韵,有一句凑韵,即是懈处,通篇格律都减。”
【介绍】:生卒年、籍贯、事迹不详。《宋史·艺文志七》著录《西掖集》三十卷,《补五代史艺文志》亦著录,张正当为五代时人。作品已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