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诗词百科>李华

李华

【生卒】:715—774

【介绍】:

唐代散文家。字遐叔。赵郡赞皇(今属河北)人。开元二十三年(735)举进士,天宝二年(743)举博学宏词,皆为科首。由南和尉擢秘书省校书郎。天宝八年(749)至十年(751)任伊阙尉。十一年(752),拜监察御史。会权臣窃柄,贪猾当路,因为奸党所嫉,不容于御史府,除右补阙。安史乱中,为叛军所获,被迫伪署凤阁舍人。乾元元年(758)六月,坐谪杭州司功参军,自从七品降为从九品。李华遭此危乱受污贼人后,颇多自责之言,每托之文章以见意。乾元二年(759),继母去世。上元二年(761),虽除丧服,仍不愿出仕,因屏居江南。无何,诏复授左补阙。广德元年(763),加封尚书司封员外郎。广德二年(764),李岘知江淮选,表为从事。永泰元年(765),李岘贬衢州刺史,李华仍在李岘幕。永泰二年(766),加检校吏部员外郎。明年,遇风痹,徙家于楚州。家贫,以课子弟、力农圃赡衣食。直至去世,不复出仕。李华强调“文章本乎作者,而哀乐系乎时”,主张宗经、化俗、文德相符,崇儒尊孔,否定屈宋。政治上主张轻刑薄赋,反对穷兵黩武。中年即向佛,晚年更甚,为寺院、禅师撰写过很多碑文,佛学造诣颇深。文章与萧颖士齐名,《四库全书总目》评为“文词绵丽,精彩焕发,实可追配古之作者”。无论在理论或创作实践上,均为中唐韩柳古文运动之先驱。其作品,以《含元殿赋》与《吊古战场文》为最著名。前者被萧颖士誉为“《景福》之上,《灵光》之下”。后者亦为其称许。李华亦有诗名,无论咏史、记游,作品均有现实性。其《春行寄兴》为七绝名篇。《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李华前集》十卷、《中集》二十卷,原本已佚。《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五〇集部著有《李遐叔文集》四卷,盖取《唐文粹》、《文苑英华》所载,裒集类次,而仍以原序冠之。《全唐文》存文八卷,《唐文拾遗》补文一篇,岑仲勉《续贞石证史》辑佚文一篇;《全唐诗》存诗一卷。事迹见唐独孤及《检校尚书吏部员外郎赵郡李公中集序》,新、旧《唐书》本传。姜光斗、谢方各有文考李华生平。

【生卒】:715—766

【介绍】:

字遐叔,行三,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新、旧《唐书》有传。开元二十三年(735)进士,天宝二年(743)登博学宏辞科。历仕秘书省校书郎、监察御史、右补阙等。安史乱中为叛军所得,伪署凤阁舍人。后贬杭州司户参军。广德二年(764),李岘领选江淮,辟华入幕府,擢检校吏部员外郎。明年,因风痺去官,后客隐山阳以终。华为著名散文家,与萧颖士齐名,称“萧李”。与萧颖士、颜真卿等共倡古文,开韩、柳古文运动之先河。亦有诗名,独孤及称其“吟咏情性,达于事变,则咏古诗”(《赵郡李公中集序》)。有集已佚,后人辑有《李遐叔文集》,《全唐诗》存诗1卷。《全唐诗补编·续拾》补诗1首又2句。

猜你喜欢

  • 冯用之

    【介绍】:洛阳(今属河南)人。玄宗朝历任万年县令、金部员外郎、仓部郎中。善为碑铭。《全唐诗》存诗1首,署名为冯道之,误。

  • 郑君梦

    【介绍】:见郑良士。

  • 英雄之言

    唐罗隐作。本文针对刘邦、项羽等的“英雄之言”,揭露他们是名为“救彼涂炭”,实际谋取私利的强盗,以讽谕唐末割据称雄的藩镇。首段论述“盗”与常人的区别在于他们不能保持“退逊之心,贞廉之节”,作为下文立论的

  • 天竺寺

    寺名。在浙江省杭州市天竺山中。有下、中、上三天竺。下天竺法镜寺初名翻经院,创建于东晋时期。寺后有金佛洞、三生石等名胜,寺前为月桂峰,多桂花。中天竺法净寺又名法真寺,创建于隋代开皇间。寺后有千岁岩、枫木

  • 李商隐诗集疏注

    叶葱奇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出版,上下二册。该书以朱鹤龄注本为底本,参校以北宋本、南宋本、钱谦益抄本及其他总集。卷次仍依朱本,凡可考之作品年代皆于诗题下注明,书末附史传年谱及诗评等资料。“注释”

  • 保持

    ①保护扶持。齐己《谢人惠拄杖》:“造化已能分尺度,保持争合与寻常。”②犹保证。孙光宪《浣溪沙》之十四:“万种保持图永远,一般模样负神明,到头何处问平生。”

  • 韩愈柳宗元文学评价

    黄云眉撰。山东人民出版社1957年出版。全书约15万字,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论文两篇:韩愈文学的评价;柳宗元文学的评价。第二部分为韩柳文选,计选入韩文26篇,柳文22篇。文章有明显的扬柳抑韩倾向,

  • 陆云家鹤

    即华亭鹤。用以咏鹤。李毅《和皮日休悼鹤》之一:“才子襟期本上清,陆云家鹤伴闲情。”

  • 雨埋钓舟小,风飏酒旗斜

    【介绍】:白居易《春末夏初闲游江郭二首》其一诗句。这两句写江郭雨景。“埋”字可见雨之大;“小”字状出钓舟飘摇于风雨之中、浪涛之间的轻小不定之态;“斜”字写出风势,使整个画面更加生动。诗句表现出诗人闲适

  • 虎穴得子

    据《后汉书·班超传》,班超有“不入虎穴,不得虎子”语,意为只有深入险境才能取胜。后因以“虎穴得子”作险中取胜之典。刘禹锡《观棋歌送儇师西游》:“虎穴得子人皆惊,行尽三湘不逢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