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少陵集详注
清仇兆鳌撰。见《杜诗详注》。
清仇兆鳌撰。见《杜诗详注》。
晋刘伶《酒德颂》:“有大人先生,以天地为一朝,万期为须臾。日月为扃牖,八荒为庭衢。行无辙迹,居无室庐。幕天席地,纵意所如,止则操卮执觚,动则挈楹提壶。唯酒是务,焉知其余。”后因以“天地为幕席”形容狂饮
南朝梁时门阀制度盛行,贵族子弟不学无术亦可官居要位,以至于有“上车不落则著作,体中何如则秘书”之谚以讥刺其弊政。见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劝学》。后或以“上车著作”咏著作郎或秘书郎。刘禹锡《秘书崔少监见
在江苏省常熟市虞山北麓。南朝宋郴州刺史倪德光舍宅为寺。初名大慈寺,梁大同五年(539)重修时,于大雄宝殿内发现一隆起大石,左看像“兴”,右看似“福”,故改名兴福寺。又因寺居破龙涧下,相传龙斗破山而去,
选集。清戴明说等辑。三十四卷。有戴氏顺治间作的序,阐明选诗标准为“忠孝温柔之旨”。是书“以类而名书,实因诗以汇事”(《凡例》)。全书分天部、岁时部、地部等三十四部。或即仿唐顾陶《唐诗类选》体例。有顺治
伯父。韩愈《过始兴江口感怀》:“忆作儿童随伯氏,南来今只一身存。”
唐代刘禹锡、柳宗元的并称。二人同是永贞革新的积极参与者,革新失败后同遭贬谪,交往甚密,唱和颇多,世并称之。《旧唐书·韩愈张籍等传赞》:“天地经纶,无出斯文。……僻涂自噬,刘、柳诸君。”
【介绍】:唐代诗人。童,一作章。字灵孺。蒲州汾阴(今山西万荣西南)人。生卒年不详。薛元超孙。玄宗天宝初,官大理司直。肃宗时,拜慈州刺史。芮挺章选其诗三首入《国秀集》。《全唐诗》存诗七首。事迹见《国秀集
【介绍】:唐代诗人。生卒年、籍贯不详。大历中在荆州,与符载为诗文咏赞张璪所画古松,时称“三绝”。建中中,官长林令。贞元三年(787)前后,为荆南从事,检校监察御史或殿中侍御史。后又曾官侍御史。能诗,与
明敖英撰。敖英,字子发,号东谷,清江(今属江西)人,正德进士,曾任江西右布政使等职。此书有明刻本,不分卷,专选唐人七绝,然亦误杂数首五绝。内分吊古、送别、寄赠、怀思、游览、纪行、征戍、写怀、悲感、隐逸
相传崔郊与其姑母的侍婢相恋,后其姑将侍婢卖给观察使于颇。崔郊思慕不已。后二人相遇于途,崔郊赠诗云:“公子王孙逐后尘,绿珠垂泪滴罗巾。侯门一入深如海,从此萧郎是路人。”后因以“侯门如海”比喻旧日相识但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