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文
柳宗元著。明嘉靖十六年(1537)南平游居敬刊本。正集四十三卷,又《别集》二卷,《外集》二卷,《附录》一卷。此本无注文,其正文与“音辩本”略同。刊刻甚精,颇有校勘价值。又明嘉靖三十五年莫如士刊本,其行款与游本同,即游本之重校复刻本。又有清同治七年(1868)补刻本等多种。
柳宗元著。明嘉靖十六年(1537)南平游居敬刊本。正集四十三卷,又《别集》二卷,《外集》二卷,《附录》一卷。此本无注文,其正文与“音辩本”略同。刊刻甚精,颇有校勘价值。又明嘉靖三十五年莫如士刊本,其行款与游本同,即游本之重校复刻本。又有清同治七年(1868)补刻本等多种。
即一沐三握发。谓为接待贤者而多次中止洗头。语出《史记·鲁周公世家》:“周公戒伯禽曰:‘然我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后用为礼贤下士之典。邵谒《论政》:“贤哉三握发,为有天
【介绍】:李白作。旧题乐府,《乐府诗集》卷四五列于《清商曲辞·吴声歌曲二》,题为《子夜四时歌四首》,四首分题为《春歌》、《夏歌》、《秋歌》、《冬歌》。郭茂倩云:“《唐书·乐志》曰:‘《子夜歌》者,晋曲
【介绍】:郡望河间(今属河北)。约于武后至开元初,历任户部员外郎、吏部员外郎、汝州刺史。《全唐诗补编·续拾》存诗1首。
韩泉欣校注。浙江古籍出版社1995年12月出版,为《两浙作家文丛》之一。38.3万字。本书以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秦禾刻《孟东野诗集》十卷本为底本,参校诸本,标出异文,择善而从。孟诗之分类编次,悉
合集。佚名编。二卷。《崇文总目》作《集贤院诗》,《新唐书·艺文志四》作《集贤院壁记诗》。《宋史·艺文志》作《集贤院诸厅壁记》,注称“李吉甫、武元衡、常衮题咏集”。则此为集李吉甫等三人题咏集贤殿厅壁诸诗
【介绍】:李商隐作。诗题说明了作诗的缘由。韩偓,小字冬郎。畏之员外,即韩偓父瞻。作者用两首七绝盛赞韩偓少年才俊,诗思敏捷,诗风清新老成,超越父辈。首章中,作者运用联想和想象,由“雏凤”的典故翻出“桐花
【介绍】:见王铎。
【介绍】:罗隐作。《全唐诗》题下注:“乾符岁。一作狄归昌诗。”按:唐僖宗幸蜀,在广明元年、中和元年之间(880—881),注“乾符岁”误。又,《剔齿闻思录》认定为罗隐诗,并评曰:“虽有风人讽刺之意,而
山名。在南安县(今福建安溪)。詹敦仁《题佛耳山》:“我爱佛耳山,来偷一日闲。”
溪名。在江西省九江市庐山东林寺前。相传晋代高僧慧远修行于东林寺,送客从不过此溪,过溪则有虎号鸣,因称。李白《庐山东林寺夜怀》:“霜清东林钟,水白虎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