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诗词百科>江东集

猜你喜欢

  • 秋高气爽

    形容秋日天高澄朗,气候凉爽宜人。语本杜甫《崔氏东山草堂》:“爱汝玉山草堂静,高秋爽气相鲜新。”宋葛长庚《酹江月·罗浮赋别》词:“罗浮山下,正秋高气爽,凄凉风物。”

  • 水声冰下咽,砂路雪中平

    【介绍】:刘长卿《酬张夏雪夜赴州访别途中苦寒作》诗句。咽,阻塞,这里指因冰冻而水流不畅的声响。二句描写冬天雪盖冰封的原野中的奇特景色。出句从听觉摹声,对句从视觉绘形。“咽”、“平”二字,用得形象生动。

  • 春潮平岛屿,残雨隔虹霓

    【介绍】:丘为《登润州城》诗句。虹、霓,雨后天空中出现的两种彩色圆弧。两句写登临润州(今江苏镇江市)城眺望时所见傍晚江天景象。出句写春潮涌涨,渐渐淹没岛屿,“平”字形容水面宽广之状;对句写阵雨与虹霓同

  • 日落长沙秋色远,不知何处吊湘君

    【介绍】:李白《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五首》其一诗句。二句用楚辞诗意,寓迁谪怨离之思。吊,凭吊。湘君,指舜二妃娥皇、女英。传说舜南巡至苍梧而死,娥皇、女英追之不及,遂投湘江而死,成为湘水

  • 四言诗

    诗体名。全篇每句四字或以四字句为主的诗。四言诗是古代诗歌中较早的形式之一,上古歌谣及《诗经》中的作品多用四言。至东汉末,四言诗渐为五、七言诗代替。唐代四言诗作品较少,以韩愈《元和圣德诗》、柳宗元《平淮

  • 青门柳

    【介绍】:白居易作。青门,原指汉长安霸城门,又名青城门、青绮门,唐诗中借指长安东门,为送别之所。此诗约作于长庆二年(822)以前居长安时。诗以柳色生意,借景抒情,构思深曲,结句更以“长条折尽减春风”写

  • 百两

    (—liàng)指百辆车。《诗·召南·鹊巢》:“之子于归,百两御之。”毛传:“诸侯之子嫁于诸侯,送御皆百乘。”后以形容王公贵族嫁女之隆重。皇甫冉《赠恭顺皇后挽歌》:“虽殊百两迓,同是九泉归。”

  • 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

    【介绍】:杜甫《画鹰》末联。二句谓雄鹰只有搏击凡鸟,使之血洒平芜,方显出英雄本色。亦寄寓着诗人的抱负和气概。方回曰:“‘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子美胸中愤世疾邪,又以寓见深意。谓焉得烈士有如真鹰,能

  • 辋川别业

    《全唐诗》卷一二八王维《辋川集并序》:“余别业在辋川山谷。”《旧唐书·王维传》:“(王维)得宋之问蓝田别墅,在辋口,辋水周于舍下,别涨竹洲花坞,与道友裴迪浮舟往来,弹琴赋诗,啸咏终日。尝聚其田园所为诗

  • 伯益

    舜时东夷部落的首领,相传佐禹治水有功,禹欲让位于他,伯益于是避居箕山之北。见《书·舜典》、《孟子·万章上》。后世常以之比能臣贤士。白居易《雪中晏起偶咏所怀》:“上无皋陶伯益廊庙才,的不能匡君辅国活生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