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诗词百科>江亭

江亭

五言律诗。唐杜甫作。旧说此为上元二年(761)春在成都作,今人均从之。但从诗末“江东犹苦战”看,当指广德元年(763)春唐军镇压浙东袁晁起义之事,诗当作于其时。时杜甫在梓州,间尝至阆州,杜有《江亭王阆州筵饯萧遂州》等诗。本诗之“江亭”当在阆州或梓州。诗抒写江亭野望时的苦闷心情。首联写江亭野望。颔联写野望所见。“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二句,“景与心融,神与景会”(《杜臆》卷四),表面看“有淡然物外,优游观化意”(《杜诗详注》卷一〇),实际也透露出欲进不能、欲归无路的寂寞无聊心情。颈联写野望心情,通过“寂寂春将晚”与“欣欣物自私”的对比,以及“寂寂春将晚”的烘托,突出表现闲寂处境和心情。尾联直抒抚今思昔,忧虑国事的情怀。杜甫开元中曾游江东;从《春日梓州登楼二首》“厌蜀交游冷,思吴胜事繁”看,他广德元年(763)春曾思再游吴越。然其时该地正有战事,欲去而不能,故有“江东犹苦战,回首一颦眉”之慨。此二句一作“故林归未得,排闷强裁诗”,可参看。

猜你喜欢

  • 杜頠

    【介绍】:或误作杜颜。开元十五年(727)进士,余无考。《全唐诗》存诗2首。

  • 宝津

    【介绍】:南唐时禅僧。师慧彻,后住舒州四面山。《全唐诗补编·续拾》补诗偈1首。

  • 时人不用穿针待,没得心情送巧来。

    【介绍】:罗隐《七夕》诗句。七夕,即阴历七月七日夜,古有七夕乞巧之俗。宋刘克庄《后村诗话》后集卷一云:“近人长短句,多脱换前人诗。《七夕》词云:‘㒈豪今夜为情忙,那得功夫送巧。’然罗隐已云:‘时人不用

  • 桂州腊夜

    【介绍】:戎昱作于大历间在桂州观察使幕时。诗中“骠骑”,即指桂州观察使李昌夔。诗题一作《冬夜怀归》。桂州,即今广西桂林。诗写寒冬雪夜思乡念归之情。

  • 号弓

    (号háo)传说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铸鼎成,有龙迎之上天,后宫从上者七十余人,余小臣不得上,攀持龙须,龙须拔掉,坠黄帝之弓。百姓抱弓持龙须哭泣。见《史记·封禅书》。后因以“号弓”指帝王崩殂。权

  • 置醴

    西汉楚元王礼敬中大夫穆生、白生、申公,每置酒时总为不嗜酒的穆生设醴。事见《汉书·楚元王传》。后引伸为礼待贵宾。杜甫《壮游》:“曳裾置醴地,奏赋入明光。”

  • 汉殿鬓

    指女子乌黑亮泽的秀发。亦用以形容女子美丽。李商隐《碧瓦》:“无双汉殿鬓,第一楚宫腰。”参见“皇后发”。

  • 悲路穷

    据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栖逸》载:三国魏阮籍常独自驾车,任意行驰,无路可走时即大哭而回。后用为哀叹没有出路的典故。李白《赠从兄襄阳少府皓》:“弹琴徒激昂,出门悲路穷。”

  • 邵炅

    【生卒】:?—716【介绍】:唐代文学家。炅,宋人避讳作景。汝南(今属河南)人。邵昇弟。大足元年(701)登拔萃出类科。授汾阴尉。转歙州司仓。玄宗即位,为右台监察御史。迁考功员外郎。开元四年(716)

  • 林滋

    【介绍】:字后象,一作厚象。闽县(今福建闽侯)人。会昌三年(843)进士。历祠、金二部郎中,后王铎辟为判官。善赋,闽人以詹雄诗、郑諴文、林滋赋为“闽中三绝”。《全唐诗》存诗6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