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诗词百科>青春

青春

①指春天。青帝为司春之神,春归大地,草木萌发,其色青绿,故称。杜甫《官池春雁二首》之二:“青春欲尽急还乡,紫塞宁论尚有霜。”②指春色,春意沈佺期《和中书侍郎杨再思春夜宿直》:“西禁青春满,南端皓月微。”③指青年时期;年轻。褚亮《伤始平李少府正己》:“谁能免玄夜,惜尔正青春。”李端《赠郭驸马》:“青春都尉风流,二十功成便拜侯。”④指青春活力;美好年华刘长卿《狱中闻收东京有赦》:“壮志已怜成白首,馀生犹待发青春。”刘复长歌行》:“青春白日不与我,当垆举酒劝君持。”⑤指年龄,年岁权德舆《病中寓直代书题寄》:“自谓青春壮,宁知白发侵。”

猜你喜欢

  • 河清与赵氏昆季宴集得拟杜工部

    【介绍】:李商隐作。河清是唐河南府属县。赵氏昆季,指赵柷、赵皙兄弟。杜工部,指杜甫。此诗当是作者外出行役前,在河清与赵氏兄弟宴集,即景抒怀而作。前四句赞美河清风景佳胜,三四句写景尤为清丽,并微露孤鸟远

  • 五千言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所终。”后以“五千言”或“五千文”、“五千字”为老子《道德经》的代称。李群玉《别尹炼师》:“吾家五千言,至道悬日月。”卢照邻《赤

  • 长笛邻家

    典出晋向秀《思旧赋序》:“邻人有吹笛者,发声寥亮。追思曩昔游宴之好,感音而叹,故作赋云。”后用为怀旧之典。杜甫《追酬故高蜀州人日见寄》:“长笛邻家乱愁思,昭州词翰与招魂。”

  • 卢受采集

    文集。唐卢受采撰。《旧唐书·经籍志下》著录《卢受采集》十卷,《新唐书·艺文志四》作二十卷。其后未见著录。作品已佚。

  • 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

    【介绍】:韦应物《寄李儋元锡》诗句。二句写国乱民穷造成的内心矛盾和愧疚心情,因其关心民瘼和勇于自责,向被称道。黄彻云:“余谓有官君子,当切切作此语。彼有一意供租,专事土木,而视民如仇者,得无愧此诗乎!

  • 李端

    【生卒】:?—785?【介绍】:字正己,行二,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大历五年(770)进士,曾官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为“大历十才子”之一,《旧唐书·卢简辞传》称:“李端、钱起,韩翃辈能为五言诗,而

  • 雁门偈

    指僧人所写的诗。雁门,指东晋高僧慧远。以其善诗文,故称。鲍溶《酬江公见寄》:“曾答雁门偈,为怜同社人。”参见“雁门僧”。

  • 奉和相公发益昌

    【介绍】:岑参作。一作《奉和杜相公发益昌》。写于大历元年(766)作者随杜鸿渐入蜀平乱途中。诗以壮阔秀丽的巴蜀山川景物衬写大军出征的雄壮气势,表现了将士们乐观、旺盛的战斗情绪,也反映了作者要求迅速平定

  • 秋中暑退赠乐天

    【介绍】:刘禹锡作。时值秋日,作者有感于节候的变化,从服饰的改变写起,由秋夜弹琴引出秋时人们的普遍心态。“人情皆向菊,风意欲摧兰”,虽着眼于自然界的变化,也暗含普遍的人生哲理意味。是刘禹锡长期被贬之后

  • 食其

    指汉代审食其。审食其因为善于侍奉汉高祖吕后,吕后荣宠他,以之为左丞相,居宫中,百官须入宫中与审食其商定国事。见《史记·陈丞相世家》。后用为咏奸佞之臣之典。李白《雪谗诗赠友人》:“汉祖吕氏,食其在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