谓朋友聚会。戴叔伦《卧病》:“沧洲诗社散,无梦盍朋簪。”参见“盍簪”。
【介绍】:名无考。毗陵(今江苏常州)庆亭儒家女。生活于咸通以前。嫁与三史严灌夫为妻后十余年无子,为严所休。慎氏登舟去时吟诗以诀。严为诗感动,夫妻和好如初。《全唐诗》存诗1首。
即尾联。清沈初《西清笔记·纪恩遇》:“庚寅十月十九日,恭和御制雪诗,结联云:‘帝劝民事嘉天贶,优渥从知泽普临。”’
刘夜烽著。安徽人民出版社1984年5月出版,6.8万字。全书共分八节:一、李白所处的历史环境;二、李白不平凡的一生;三、李白诗歌的思想性;四、李白诗歌的艺术特色及其成就;五、李白一生的主导思想;六、对
【介绍】:张祜作。见《题润州金山寺》。
【介绍】:李廓作。此诗真实地抒写了作者落第后那种惆怅失落的感受。他以宰相之子应试而名落孙山,自有比普通人更为强烈的羞耻感,登科举子游宴作乐,他却像醉酒或与亲友别离一般恍惚而伤感,只好躲在家中闭门不出打
秦始皇为加强思想统治,采纳丞相李斯的建议,下令在全国焚烧《诗》、《书》等典籍。事见《史记·秦始皇本纪》。李显《幸秦始皇陵》:“政烦方改篆,愚俗乃焚书。”
谓不高兴时或喜悦时的表情。《韩非子·内储说上》:“吾闻明主之爱,一嚬一笑,嚬有为嚬,而笑有为笑。”权德舆《杂兴五首》之一:“一颦一笑千金重,肯似成都夜失身。”
【介绍】:刘禹锡《浪淘沙九首》其六末二句。通过淘沙女伴的劳动场面,展开联想,揭示了当时不合理的社会现实。表现了作者对于劳动人民的同情,对于不劳而获的统治阶级的憎恨。鲜明的现实对比,精警的诗歌意境,使这
指诗人李贺诗歌所独具的风格意境。李贺诗善熔铸词采,驰骋想象,运用神话传奇巧妙,语言新奇瑰丽。宋严羽《沧浪诗话·诗体》名之为“李长吉体”。清计东《答诸弟子论诗》:“长吉体未有不爱,且信之谓七古佳境。然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