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历史事件>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18601年(咸丰六至十年)英法联军侵略中国的战争,又称英法联军之役。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市场,扩大侵略特权,英国制造“亚罗”号船事件,于1856年10月23日(咸丰六年九月二十五日),武装进犯广州,正式挑起第二次鸦片战争。两广总督叶名琛采取不抵抗政策,致使英军一度攻入省城。翌年,英国政府任命前加拿大总督额尔金为全权专使,率军扩大侵华战争,同时照会法、美、俄三国政府,提议联合出兵,迫使清政府签订新的不平等条约。法国政府遂以马神甫事件为借口,任命葛罗为全权专使,率军东来,与英国组成侵华联军。美、俄两国政府则派专使同英法密切配合。同年12月29日(十一月十四日),英法联军攻陷广州,俘虏叶名琛(先囚香港,后解印度,一年后死于加尔各答),广东巡抚柏贵投降,英法联军于广州建立傀儡政权。1858年4月(咸丰八年三月),英法公使率领军舰到达大沽口外, 5月20日(四月八日)攻陷大沽炮台,进逼天津,扬言要进犯北京。清政府派大学士桂良、吏部尚书花沙纳赶往天津求和,于6月26、27日(五月十六、十七日),被迫与英法分别签订了中英、中法《天津条约》。沙俄和美国借口“调停有功”,分别在6月13日(五月三日)和6月18日(五月八日),先行胁迫清政府与其签订了中俄、中美《天津条约》。7月初(五月底)英法联军南撤。11月(十月),桂良、花沙纳又在上海与英、法、美三国分别签订了《通商章程善后条约:海关税则》。早在5月(四月),沙俄东西伯利亚总督穆拉维约夫,就以武力胁迫黑龙江将军奕山签订了中俄《瑗珲条约》,强行割去中国东北大片领土。清廷嫌《天津条约》太苛,意欲“修约”;英法侵略者为了保住并扩大侵略权益,再次挑起战端。1859年(咸丰九年)初,英法分别任命普鲁斯和布尔布隆为新任驻华公使, 6月(五月),英法公使借口到北京与清政府交换《天津条约》批准书,率舰到大沽口外,美使华若翰亦率舰随行。清政府以大沽设防为由,指定各国公使由北塘登陆赴京换约,并不得携带武器。英法公使蓄意挑衅,坚持从大沽沿白河经天津进京。6月25日(五月二十五日),英法联军突然进攻大沽炮台,守军不顾清廷指令,奋起抵抗,击沉击伤敌舰十只,伤毙敌兵四百六十余人,重伤英舰队司令何伯,英法舰队在美舰接应下败退。美使华若翰则按清政府指定路线,由北塘经津入京换约。1860年(咸丰十年)初,英法两国政府增兵扩大侵华战争, 4月下旬(闰三月初)英法联军侵占舟山,随后相继攻陷大连湾和烟台,陈师大沽口外。由于负责天津防卫的科尔沁亲王僧格林沁尽撤北塘防务,专守大沽,英法联军遂于8月1日(六月十五日)攻占北塘, 8月21日(七月五日)侵占大沽。8月24日(七月八日)占领天津。清政府急于求和,而英法侵略者却决意侵占北京。9月9、10日(七月二十四日、二十五日),英法联军相继自天津北上,直逼北京。9月22日(八月八日),咸丰皇帝仓皇逃亡热河(今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委派恭亲王奕訢为钦差大臣,向侵略者投降议和。10月13日(八月二十九日),英法联军占领安定门,控制了北京。英法联军对北京进行了野蛮的洗劫,特别是对位于西北郊的圆明园劫掠一空后, 纵火烧毁。奕訢在俄使伊格纳切夫居间“斡旋”下,于10月24、25日(九月十一、十二日)分别与英使额尔金、法使葛罗交换了《天津条约》批准书,并订立了中英、中法《续增条约》,即《北京条约》。俄使借口“调停有功”,于11月14日(十月二日),胁迫奕訢签订了中俄《北京条约》。11月1、9日(九月十九、二十七日),法军和英军先后撤出北京,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经过这场战争,中外反动派进一步勾结,大大加速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进程。

猜你喜欢

  • 中华民国约法

    袁世觊为建立个人独裁统治而制订的文件,又称《民三约法》,俗称《袁记约法》。袁世凯在镇压了“二次革命”之后,解散国会,撕毁《临时约法》,召集御用的约法会议,炮制出为实现其个人独裁统治的《中华民国约法》,

  • 浮动地狱

    外国殖民者装运华工的船只,被拐骗上船的我国同胞,如处地狱之中,故被称为浮动地狱。第一次鸦片战争前,西方殖民者就开始秘密掠卖华工出国。随着鸦片战争失败和不平等条约的签订,西方殖民者掠卖华工的活动更加猖狂

  • 粤汉铁路借款合同

    1898年4月14日(光绪二十四年三月二十四日),清政府驻美公使伍廷芳与美国龚断资本集团美华合兴公司签订《粤汉铁路借款合同》十五款。1900年7月13日(光绪二十六年六月十七日),双方又在华盛顿签订《

  • 农家

    战国时期,反映农业生产和农民思想的学派。《汉书·艺文志》列为十家九流之一,主张“播百谷,劝耕桑,以足衣食。”其代表人物为许行。据《孟子·滕文公上》载,许行是一位研究传说中神农氏学说的学者,楚国人,有门

  • 九品混通

    魏晋时期封建政权向编户农民征收户调的办法,也称九品相通。具体做法是, 地方官吏,先将所辖地区民户,按财产多少,定为九等,即九品。然后根据品阶高低,征收规定数量的绵绢。魏时平均每户出绵二斤、绢二匹,晋时

  • 何白旗起义

    南宋初闽广一带爆发的农民起义。绍兴十三年(公元1143年),何白旗与管天下、伍黑龙(伍全)、满山红、卓和尚、邱崇、廖七嫂等起义于福建、江西、广南三路交界处。有众数十万,分为一百七十余处,各数百至数千人

  • 蔡国

    西周分封的诸侯国。姬姓。封于周武王克商后,开国君为周武王弟叔度。都上蔡(今河南上蔡西南)。叔度因参加武庚叛乱,被周公放逐,其子蔡仲(名胡)复封于此。春秋时蔡为小国,常追随于楚。蔡灵侯时为楚所灭。三年后

  • 安徽独立

    安徽早有革命党人从事宣传和组织活动,革命风潮渐次兴起。安徽编练新军后,有不少革命党和倾向革命的知识分子投笔从戎,有的还充任了下级军官,在新军中集聚了一定的革命力量。但安徽革命党人的活动缺乏统一的领导和

  • 宫卫骑军

    又称斡鲁朵军,辽皇室特别警卫部队。耶律阿保机称帝后,建宫帐斡鲁朵以为皇宫,并划定北方少数民族聚居的部分地区和汉人聚居的部分州县直属斡鲁朵,从这些地方人户中拣选丁壮,组建皇室特别警卫部队,名为宫卫骑军。

  • 景云之变

    李隆基诛杀韦后及其党羽的政变。韦后毒死中宗以后,欲揽大权。但武则天第四子相王李旦(即前废睿宗)以及武则天之女太平公主尚有相当势力,是韦后专权的主要障碍。李旦第三子临淄王李隆基暗中结交才勇之士,与太平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