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大戴礼记》正误

《大戴礼记》正误

一卷。清汪中(1744-1794)撰。汪中,字容甫,江都(今江苏江都)人。乾隆拔贡生,家贫,侍母至孝,以母竟不与科举,绝意仕进;治经宗汉学,于清代诸儒最佩服顾炎武、阎若璩、梅文鼎、胡渭、惠栋、戴震。治古文不取韩、欧,以汉魏六朝为则。毕沅总督两湖,聘入幕;曾于浙江文澜阁校《四库全书》,卒于西湖僧舍;著有《广陵通典》《周官征文》《左氏春秋释疑》,而《述学》内外篇尤有名。是书为校正《大戴礼记》谬误之作,或正篇数,或正字句,苟有所得,悉行录出。其正篇数者,如称“《六艺论》戴德传传记八十五篇,司马贞曰:‘《大戴》合八十五篇,其四十七篇亡,存三十八篇,’《崇文书目》《大戴礼记》十卷,三十五篇,又一本三十三篇,《中兴书目》今所存止四十篇,其篇第始三十九编,次不伦也,四、五两卷,《曾子》十篇,卷九卷十一两卷,即《汉书·艺文志》之《孔子三朝》七篇,皆各自成书”云云。于篇数之外,又逐篇与其它载籍互校异同,如于《大戴》原书《王言》第三十九云:“与《家语王言解》大同小异”,于《哀公问于孔子》第四十一云:“《礼记·哀公问》篇同,自章首至‘然后能以其教百姓’,《家语·问礼》篇有之,‘孔子待坐’以下,《家语·大婚解》略同。”其书正字句之处尤多,略举一例,《王言》第三十九,原文有“是不出而外乎”句,汪氏正云:“,《家语》作化”。全书引用浩博,以证其非,于《大戴礼记》之研究可谓披荆检棘,开一坦途。是书最早刊于《汪容甫所著书》中,后有《皇清经解》本。

猜你喜欢

  • 周易辑义初编

    四卷。清卢兆鳌撰。卢兆鳌,字桐坡,湖南安仁人。嘉庆六年(1801)进士,官万州、化州知州,署潮州府同知。此书前有序,说其书“奉程传及朱子本义为正宗。若乃声音之道,感人最深,故六经皆有韵之文。而三百篇外

  • 周易颂

    二卷。明方时化撰。该书是方氏《易》学的第二种。上下卷各有九十“颂”,前后泛言象数,中间除个别两卦共一颂外,大都每卦一颂。颂的内容仍不脱佛家宗旨,书之体例则欲仿焦氏《易林》。《四库全书总目》据江苏周厚堉

  • 临清州志

    四卷。清于睿明修,胡悉宁纂。于睿明,辽东人,进士,曾任临清州知州。临清州志创修于明,其书散佚。于睿明任知州后,适逢檄各州郡纂修志乘,就邀集州人协商,设局重辑,而成此志。《临清州志》康熙十二年(1673

  • 芝坛集

    二卷。清张鹏翼(1633-1715)撰。张鹏翼,字蜚子,晚号警庵,福建连城人。贡生,幼好学,塾师教以作文取科第,学益进,平居自治严整,锐志学问。集中诗文皆以讲学为宗,体格多近于语录。该书《四库全书总目

  • 士仪

    二十一卷。附别集四卷。朝鲜许传撰。许传字伊老,号性斋,阳川人,生卒年未详。此书专门考证士礼。其书篇目有:《亲亲篇》讲宗法伦常、《成人篇》讲冠礼、《正始篇》讲婚礼、《易戚篇》讲丧礼、《如在篇》讲祭礼、《

  • 黄帝阴符经集注

    见李筌等《阴符经解》。

  • 翼駧稗编

    八卷。清汤用中撰。汤用中字芷卿,武进(今江苏武进)人,生卒年不详,清道光十九年(1839)举人,从该书卷二内容可知他是赵翼的外孙。该书为笔记小说,仿《阅微草堂笔记》笔法,分条记事,涉及名人轶事、乡里传

  • 清吟阁书目

    四卷。清瞿世英编。瞿世英(约1816-1886),字良玉,号颍山,钱塘人,家道不丰,却以手抄勤苦而闻名。积数十年,得书逾千种,于金石书画,靡不考索,校刊亦多善本。曾筑“清吟阁”以储藏书。此目成于清咸丰

  • 四书字迹核

    一卷。清陈瑶宾录。是书专究字迹,虽属无关紧要,但默识者每多混淆。如“后”勿误为“後”,“壹”勿误为“一”,“揜”勿误为“掩”。又如“期”与“朞”,“”与“饥”不可互易。又如“唯”即“惟”,而《孟子》七

  • 阜城县志

    二十二卷,首一卷。清陆福宜修,多时珍纂。陆福宜,江苏泰兴人,监生,曾任阜城县知县。多时珍,字玉岩,号鹿卿,康熙解元,官至内阁撰文中书舍人。雍正十一年(1733)陆福宜任阜城县知县后,遂集邑人纂辑县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