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丁氏声鉴

丁氏声鉴

一卷。清丁显撰。显字问渔,陕西山阳人。是书因李汝珍《音鉴》而作。其大旨则遵李书二十二字,区别唇舌腭齿喉为九声,并三十六母为二十一母:曰见、溪(群)、疑,属腭声;曰端、透(定)、泥,属舌头声;曰帮、滂(并)、明,属重唇声;曰精、清(从)、心(邪),属齿头声;曰照(知)、穿(彻床澄)、审(禅),属正齿声;曰晓(匣)、影(喻),属深浅喉声:曰非(敷)、微,属轻唇声;曰来,属半舌声;曰日,属半齿声。丁氏尚采用方以智之说,分声类为起声(不送气音)、送声(送气音)、收声(擦音、鼻音)等类。韵母分为二十二个大类:一东(冬钟江)、二支(脂之微齐)、三微(灰咍脂)、四鱼(虞模)、五佳(皆灰咍)、六皆(灰咍)、七真(谆臻文欣魂痕)、八文(欣元魂痕)、九寒(桓删山先)、十删(山先)、十一先(山)、十二萧(宵肴豪)、十三歌(戈)、十四歌(戈)、十五麻、十六麻、十七麻、十八阳(唐)、十九阳(唐)、二十庚(耕清青蒸登)、二十一尤(侯幽)、二十二侵(覃谈盐添咸衔严凡)。每一类中分为粗音、细音,丁氏把开齐合撮四呼化为粗、细两类,以与声母的粗、细音配合。声调分为阴平、阳平、上、去、入五声。所列韵图称《双声叠韵一贯图》,于横行书眉上标明二十一声母,用见溪疑等字代表,全浊音声母附于相应的清音声母之下,各个字母下面还以符号表明清浊。纵行分二十二格,列二十二韵字,每格之中分列阴平、阳平、上、去、入五声之字,阴平字位于格子中央,其他四声列于四角。有声无字之处则以〇号表示。丁氏于图后说明云:“右图纵行为双声,横行为叠韵。双声分九部,九部又分为二十一母;叠韵按照平水刘渊诗韵次序而分为二十二韵,等韵又分十八摄,每母均统清浊粗音、细音两行,每字均有阴阳平、上、去、入五音。每行二十二韵,以一字五音计算,每行有一百十音,九部三十六行,统共三千九百六十声……反切识字之法在其中,空谷传声之法在其中,名之曰《双声叠韵一贯图》。”丁氏韵图以入声韵配阳声韵,同时兼配阴声韵。丁氏对入声字的安排,所据的是较近南方的语音。论者谓是书之误有二,一为声母之并合无据、二为韵母之分合不善。此书大约成于清同治三年(1864年)之前,盖丁氏序作于是年,丁序云:“显于音韵之学,研究二十余年,音韵之书搜罗近百部,南游吴越,北走燕齐,方音之异,入耳会心,因撰是切韵求是图,为学者指迷。”此编刊入《丁西圃全书》,有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刊本。

猜你喜欢

  • 荣木堂文集

    十二卷。明陶汝鼐(1601-1683)撰。汝鼐,字仲调,号密庵,明亡,改名鞠延,字忍草,湖南宁乡人。崇祯年间举人,唐王时官检讨,后授御史。工书法,明亡,汝鼐于沩山剃发。曾著有《广西涯乐府》、《嚏古集》

  • 易增注

    六卷。清张汝捷撰。张汝捷桂阳人。生卒年不详。此书为作者穷一生精力研究周易的成果。书中只取晋王弼、宋程子、明来知德三家易注,增补其义,但对他们的优缺点没有阐发。故论者认为此书“虽所补不无繁而可删,华而寡

  • 易传灯

    四卷。宋徐总干撰。是书《宋志》及诸家书目俱不著录,朱氏《经义考》亦不载其名。此本采自《永乐大典》,后李氏刻入《函海》而佚其名。归安陆氏《藏书志》依序题曰徐总干。总干乃官名,而非人名,今姑仍之。徐氏子子

  • 皇明职方南京十三省地图表

    三卷。明陈组绶辑。陈组绶,字伯玉,武进入。延陵人,明崇祯七年进士,官兵部职方司主事。此书始作于崇祯八年正月,翌年四月稿成,组绶一生精力,半殚于斯书。据此书序称“旧图在万历以前,今历两世,朝代异,则沿革

  • 瑞应图残本

    一卷。不著撰人姓名。此书援引梁孙柔之《瑞应图》及宋书《符瑞志》中有关内容而成,但已残缺,主要记载天地间“瑞应”之物,如用神龟、青龙、朱雀等来附会封建统治政权等内容。如青龙条”:“青龙水之精也,乘云雨而

  • 王文成全书

    三十八卷。明王守仁(1472-1529)撰。王守仁,字伯字,自号阳明子,浙江余姚人。弘治十二年(1499)进士,授刑部主事,改兵部,因忤刘瑾,杖阙下,谪贵州龙场驿丞,起为南刑部主事,累官至南兵部尚书、

  • 书影

    十卷。明末清初周亮工(1612-1672)撰。周亮工字元亮,一字缄斋,号栎园,学者称栎下先生,河南祥符(今开封市)人。明崇祯进士,官至监察御史。明亡后,降清,官至福建按察使,康熙八年被劾革职,下狱。《

  • 竹山词

    一卷。宋蒋捷(约1279年前后在世)撰。捷字胜欲,自号竹山,阳羡(今江苏宜兴)人。生卒年不详。宋度宗咸淳十年(1274)进士,宋亡后不仕,抱节以终。原书为汲古阁刊本,卷首载至正二十五年(1365),湖

  • 徐仙翰藻

    十四卷、附赞灵集 四卷。无编撰者姓名。此书所题徐仙,是指所谓灵济二真人,即九天金阙显灵溥济真人徐知证及其弟九天王阙昭灵溥济真人徐知谔。而“翰藻”所录,是所谓二徐真人“扶乩降笔”于闽所作的诗文及对其歌功

  • 两朝疏草

    十二卷。顾尔行编。顾尔行,明代归安(今属浙江吴兴县)人。万历甲戌(1574)进士,官大名府推官。张瀚撰《疏议辑略》所载止武宗以前,故尔行复录世宗、穆宗朝诸疏,以续其书。明至世宗以后,纪纲日弛、议论日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