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七曜历日

七曜历日

一卷。无名氏撰。此卷首尾完整。按七曜之名:蜜、莫空、云汉、嘀日、温没斯、那溢、鸡缓日。又分十二时,每日每时之下,缀以人生行事之吉凶祸福。俾人知所避忌。盖周而复始焉。此在我国历法中不但为创见,亦现存古历日之最古者。有唐初叶,历家争言历书差误,改历之说大盛。麟德元年李淳风作《甲子元历》、开元六年瞿昙悉达译印度《九执历》、开元十五年僧一行作《大衍历》。而《册府元龟》卷九百七十一载开元七年,吐火罗国支汗那王帝赊上表献“解天文人大慕阇”一事。于改历事件不无关系(“慕阇”为摩尼教僧正,此书七曜译名用摩尼语)。则是书之作应在摩尼传入中国以后。虽不敢言必定与大慕闍有关,然应在德、宪二宗摩尼教盛行之世可断言。又摩尼语七曜日,译名于唐人著述,多可徵。僧一行撰《梵天大罗九曜》及《七曜星辰别行法》,金俱吒译《七曜禳灾诀》、释不空译《凶吉时日善恶宿曜经》四书所举七曜之名。弟子相景风《宿曜经注》称七曜所用各名用于事有宜者,有不宜者。尼乾子末摩尼以蜜日持斋,亦事此日为大日。则此书与摩尼教有关。又一证。总阅全书所载忌讳多与后世相同。然与战阵之间,应乘之马,应著之衣,尚赤尚白郅为详尽。一睹而知为作于兵争之世。尤可异者,奴婢与六畜并称,宜买宜卖。七日之间及之者二十有二次。益足徵当时社会之不安。与土族之豪霸,则是书虽属历日又不啻一幅唐代社会行乐图。至七曜译名,各书所载不尽相同:蜜或作密;莫空或仅作莫;嘀日或仅作嘀,或仅作咥;温没斯或作体莫司、或作体勿斯;那溢或作那颉,或作那歇,或作般颉;鸡缓或作祯浣。是书传世者有《敦煌卷子》本。

猜你喜欢

  • 文选楼藏书记

    六卷,清阮元撰。此目多收江南传钞本,每卷分类排列,记书名、卷数、版本,略述内容,卷末集部多缺此项。有民国间传钞本。

  • 华泉集选

    四卷。明边贡(1476-1532)撰。边贡,字庭实,号华泉,历城(属山东)人,弘治九年(1496)进士,官至南京户部尚书。著有《华泉集》。此选系清王士祯删定,凡四卷。据王氏序称“济南诗派大昌于华泉(边

  • 平定朔漠方略

    四十八卷。清温达等撰。温达(?-1715),费莫氏,满洲镶黄旗人。初为笔帖式,后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康熙时期,居住在天山北路的厄鲁特蒙古准噶尔部的封建主噶尔丹,依恃其日益强大的势力,并吞了厄鲁特四部。康

  • 铁庄集

    十一卷。清陆楣(1649-1720)撰。陆楣,原名子任,字紫宸,号铁庄,江苏无锡人,世代躬耕,家贫力学,无师承授受,读书于鸡栖猪栏之旁,后以文见知于朱孝廉,遂名动公卿间。楣终生不仕,不以时文为业,而时

  • 续仙传

    三卷。南唐沈汾(生卒年不详)撰。沈汾,汾或作玢,南唐时人。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称“唐溧水令沈汾或作玢”,吴淑《江淮异人录》载称“沈汾侍御”。《四库提要》称“所谓唐者,南唐也。”近人陈国符《道藏源流考

  • 经世格要

    二十八卷。明邹泉(生卒年不详)撰。邹泉有《尚论编》。本书成于万历年间。本书的体例以其故实分隶六官。六官之下又各立若干子目。附以诸儒之论。其书很有条理。所收辑的内容大多出自《文献通考》、《大学衍义补》等

  • 智品

    十三卷。明樊玉衡(生卒年不详)撰,于伦(生卒年不详)补葺。樊玉衡字元之(一说为以齐)。万历二十三年(1595)进士。由广信推官擢御史。樊玉衡性强直敢言,疏请皇长子出阁讲学及三王不宜并封,触神宗怒,谪戍

  • 礼记大全

    三十卷。明胡广(1370-1418)撰。胡广字光大,号晃庵,江西吉水人。建文二年(1400)举进士第一,授翰林修撰,赐名靖。成祖继位,胡广迎降,复名广,累官至文渊阁大学士,兼左春坊大学士。两次从帝北征

  • 尹文子

    一卷。周尹文(约前350-285)撰。关于尹文子的生平,史书记载出入很大。今《道藏》本上下二篇,云出魏黄初末山阳仲长氏诠次,其序曰:“尹文子者,盖出周之尹氏,齐宣王时居稷下,与宋钘、彭蒙、田骈同学于公

  • 说文通训定声补遗

    一卷。清朱骏声撰。参见《说文通训定声》。《说文通训定声》刊版后,朱氏曾亲自校勘,又补八百余条,书于简端。光绪八年其子孔彰校刻遗书,仍依十八部录补订之文,别次一编,使习者易于检校。是书辑入《朱氏群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