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三元参赞延寿书

三元参赞延寿书

五卷。元李鹏飞(生卒年不详)撰。李鹏飞,自号九华澄心老人。池州建德(今属安徽贵池)人,以行医济人为乐,终为名医。编撰《三元参赞延寿书》五卷。《三元参赞延寿书》,又称《三元延寿参赞书》。此书篇首有四序三跋。其中四序二跋作于元世祖至元辛卯至甲午年间(1291-1294),只有和元呆(人名)跋作于元惠宗至元四年戊寅(1338),较其他序跋晚出四十余年。说明此书当成于元世祖末年。据李鹏飞自序所述,戊辰(1268)年试太学,至礼部,少憩于飞来峰下,忽然遇宫道人,宫道人对他讲述人生有天元、地元、人元等三元之寿各六十,共一百八十岁,因不加戒慎,则日损其寿。并说精气不固,减天元之寿;谋为过当,减地元之寿;饮食不节,减人元之寿。李鹏飞据宫道人三元之说而搜罗诸书,集而成编。全书分五卷。其中第一卷为《人说》及《天元之寿精气不耗者得之》章,讲述人之形、神生成;强调男女居室不可废,但应知所戒慎。第二卷为《地元之寿起居有常者得之》章,以屋喻身,言养生之道等。第三卷为《人元之寿饮食有度者得之》章,就五味饮食等,引医药养生书而言其适宜或禁忌之事。第四卷为《神仙救世却老还童真诀》章,言人因动作施泄,散失元气,有损天元之寿。第五卷为《神仙警事》章,讲戒情调摄乃养生之本,以不损为延年之术等。书末有《阴德延寿论》与《函三为一图歌》,叙述积阴德而延寿的故事数则,及咏全三元之寿的五言歌词,并载有二十四节二十八宿外圆内方的八卦图一幅。总其书所言,都是强调惩贪窒欲养生之要,以全人的三元之寿。其大概是说人的三元之寿已定,损之越少,全其寿的可能性越大。书中证引广博,有名者如老、庄、孔、孟、黄帝、彭祖、陶弘景、苏东坡以及《内经》、《素问》、《灵枢》、《黄庭》、《阴符》、《淮南子》等经书。其不知名者皆称之为“书云”。因此书收录甚广,故《四库提要》称“其说颇为丛杂”。此书对于后世养生及后世学者对古人养生学的研究,实为可参考之作。现存明《道藏》(题《三元延寿参赞书》)本,清《四库提要》据浙江巡抚采进本,著录于道家类存目。

猜你喜欢

  • 枢垣记略

    二十八卷。清梁章钜撰,朱智续撰。梁章钜在嘉庆末、道光初任过五年的军机章京,这期间他阅读了大量的军机处档案,手不停披,随笔甄综,日有所积,并产生编撰图书的想法。为此,梁章钜又选取了一些曾在军机处任职者的

  • 胜朝彤史拾遗记

    六卷。清毛奇龄(详见《仲氏易》)撰。记载明代后妃事。毛奇龄初得其父所藏《宫闱纪闻》一书,后参与编纂《明史》工作,分撰天顺、成化、宏治、正德四朝《后妃传》,又搜集到《实录》等资料。《明史》完稿后,遂将入

  • 鄱阳五家集

    十五卷。清史简(生卒年不详)编。史简字文令,鄱阳(今江西波阳县)人。此集为地方诗集。共十五卷。所录皆为其乡人之诗。自宋末至明初,共五家。有李廷瑞《芳洲集》三卷;吴存《乐庵遗稿》二卷;徐瑞《松巢漫稿》三

  • 通宗易论

    无卷数。清金人瑞著。金人瑞原姓张名采,后改姓金,名人瑞,又名喟,字圣叹,长洲(今江苏苏州)人。金氏为人狂傲,评点演义小说颇为世俗所称道。清朝初年,其因抗粮哭庙案被诛。此书共六篇:首篇题为易抄引,有订定

  • 泰律补

    一卷。清闵为人撰。为人字德修,云南保山人。喜研乐学,曾读乡先辈葛中选所撰《泰律》,以为所言甚善,唯所附图尚有缺遗,故作《泰律补》一卷。此书卷首有作者自序,谓《泰律》乃《周易》精髓,专气音声直气声音,即

  • 秦汉文尤

    十二卷。明倪元璐(1593-1644)编。倪元璐,字玉汝,号鸿宝,一号国客。浙江上虞人。天启二年(1622)进士,授编修。累迁为国子监祭酒。著有《儿易内外仪》。元璐气节文章,均为世所称道。而此书庞杂特

  • 何氏学

    二卷。何治运(1775-1821)撰。治运字郊海,福建闽县(今福州市)人,清学者。乾隆丙子(一说嘉庆丁卯)举人,大挑教谕。平生洽闻强识,嗜笃汉学。阮元督粤时,曾聘他纂修《广东通志》。后游浙中,巡抚陈若

  • 二半山房吟草

    一卷。清李鸿仪(生卒年不详)撰。李鸿仪号逵羽,番禺(今广东番禺人)。出身布衣,工五言诗。本卷辑其诗十四首,附二《半山房诗钞摘句》十八言。有清同治二年(1863)序刊《柳堂师友诗录》丛书本。

  • 粤风续九

    四卷。清吴淇(1615-1675)编。吴淇字伯其,号冉渠,雎州(今安徽宿县北部)人。是集凡四卷。为吴淇任浔州推官时,杂采其土人歌谣,又附猺、狼、僮歌数种,汇为一编而成。其云续九者,屈原有九章、九歌,拟

  • 书法正传

    十卷。明冯武(1627-?)撰。冯武号简缘。常熟(今江苏常熟)人。清代书法名家冯班之从子。康熙四十六年(1707)八十一岁,馆于苏州缪日芑家,为其述此书。此书专论正楷之法,书前有冯武自序,次为凡例八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