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东坡词

东坡词

一卷。宋苏轼(1037-1101)撰。苏轼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进士。《宋史·艺文志》载《苏轼词》一卷;《书录解题》则称《东坡词》二卷。此本乃毛晋所刻,后有毛晋跋,称得金陵刊本,凡混入黄、晁、秦、柳之作俱已删去。然刊削尚有未尽,譬如:开卷阳关曲三首,已载入诗集之中,是饯李公择绝句。其曰以“小秦王”歌之者,系唐人歌诗之法,唯小秦王调近于绝句,故借其声律以歌之,非别有词调,谓之“阳关曲”。即使当时有阳关曲一调则必有本调之宫律,大可不必更借“小秦王”。将此诗收入词集,未免泛滥。至于集中《念奴娇》一首,朱彝尊《词综》据《容斋随笔》所载黄庭坚手书本,改“浪淘尽”为“浪声沉”;改“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为“多情应是,我笑生华发”,理由是“浪淘尽”三字于调不协,多情句应上四下五。但考毛此调,如算无地阆风项,皆作仄平仄,不可都谓之不协。石孝友此调为“九重频念此,衮衣华发”,周紫芝此调为“白头应记得,尊前倾盖”,也都不作上下四五句。又赵彦卫《云麓漫抄》辨《贺新凉》词版本“乳燕飞华屋”句,真迹“飞”作“棲”;水调歌词版本“但愿人长久”句,真迹“愿”作“得”,指为妄改古书之失。然二字之工拙,皆相去不远;前人著作,时有改定,没有理由一定以真迹为确断。词自晚唐、五代以来,以清切婉丽为宗,至柳永而一变,如诗家之有白居易;至苏轼而又一变,如诗家之有韩愈,遂开南宋辛弃疾等一派。寻源溯流,不能不谓之别格,然谓之不工则不可。苏词才情奔放,于风格、体制上皆有创变,豪壮清雄之作尤使人耳目一新。是书有《四库全书》本、《宋名家词》第一集、《中国文学珍本丛书》第一辑、《宋六十名家词》本等。

猜你喜欢

  • 韩非子集解

    二十二卷。清王先慎(生卒年不详)。王先慎,字慧英,长沙人,官道州训导,著《韩非子集解》二十二卷。王先慎认为《韩非子》“旧注不备,且有舛误,近儒多所匡益”《续四库全书提要》,便依自己的看法,撰成《韩非子

  • 朝野遗记

    一卷。撰者不详。其它书目不载,惟《四库全书总目》入子部小说家类存目。此书载宋朝南渡后杂事。漏洞较多,如称宋宁宗为今上,而又有宗宁字,又称宋理宗为今东宫,不伦不类,大约是杂采宋时其它小说而成。《四库全书

  • 四寸学

    六卷。清代张云璈(1747-1829)撰。张云璈字仲雅、一字简松,号复丁老人,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乾隆举人。著有《金牛湖渔唱》、《选学胶言》、《选藻》、《复丁老人草》、《三影阁丛书》、《简松草堂

  • 使西日记

    一卷。明都穆(1459-1508)撰。都穆生平事迹见《壬午功臣爵赏录》条。该书是一部记地方情况的著作。正德八年(1513)都穆奉使册封庆藩寿阳王妃,从京师远至宁夏。于路记其途中情景,乃成是书。书中于灵

  • 韵会玉篇

    二卷。朝鲜崔世珍撰。崔氏生平见“四声通解”。是编部类依《玉篇》,文字排列依《韵会》。大意谓宋朝黄公绍始祛诸韵讹舛之袭,乃作《韵会》一书,循三十六字之母,为入字之次,又类异韵同声之字归之一音不更加切,览

  • 按辽疏稿

    六卷。明熊廷弼撰。廷弼字飞百。万历进士,擢御史,巡按辽东,缮核军实,风纪大振,旋以事罢。杨镐丧师,复起经略辽东,所至报流移,缮守具,分置兵马士卒,人心复固,后以王化贞兵败事论死。廷弼赋性刚直,勇于敢为

  • 发音录

    一卷。明张位撰。张位字明成,新建(今江西新建县)人。隆庆二年(1568年)进士,累官至吏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进少保。天启中赠太保,谥文庄。尚著《问奇集》、《词林典故》、《警心类编》、《周易参同契注解

  • 法言集注

    十卷。宋司马光(公元1019-1086)撰。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山西夏县)人,宝元元年进士,历任仁宗、英宗、神宗三朝。神宗时,任翰林学士、御史中丞。熙宁间王安石推行新法,他竭力反对,出外。退居洛阳

  • 滁阳志

    十四卷。明戴瑞卿等纂。戴瑞卿,字孝隆,赤城人,万历三十八年(1610)来任滁州知州。滁邑旧为永阳,而州志的纂辑,则始于宋淳熙中法曹恭维所著《永阳郡志》,其书世无刻本。及至明永乐四年(1406),州守东

  • 春秋公法比义发微

    六卷。清蓝光策撰。光策字子彦,四川资阳(今四川资阳)人,光绪十四年戊子(1888)举人。著有《启秀堂文集》等。光策对西方的国际公法有所研究,以中国古代经典比附国际公法,认为《春秋》一书,是孔子自撰的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