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书说

书说

①三十五卷。宋吕祖谦(详见《古周易》)撰。该书库书题为《增修东莱书说》,与《天禄琳琅书目》续编著录宋刊巾箱本同。《总目》题作《书说》,与库书不相应,与宋刊本亦不符。《东莱书说》原仅十卷,说解《尚书》,始《洛诰》终《秦誓》。祖谦受业于林之奇,之奇说解《尚书》至《洛诰》而止;祖谦作《书说》自《洛诰》始,意在续成师说。祖谦门人时澜又取祖谦杂记语录,增自《尧典》至《召诰》,删润其文成二十二卷,又编定祖谦原书为十三卷,合为三十五卷,以续成祖谦之说。该书版本有宋刻本,存十六卷,藏北京图书馆;清严元照抄残宋本,存九卷(此本为门人巩丰抄录,未经时澜修润),藏南京图书馆;《通志堂经解》本。② 七卷。宋王度撰。王度字君玉,会稽(今浙江省绍兴市)人,叶适弟子,曾任太学博士,生卒年不详。本书注用大字,注中间有疏语,用的是双行夹注。明代吕光洵与荆川唐氏校刻,改注为细字,并删去了小注。通志堂本根据明本传刻,故使得本书不太完整。本书曾著录有《爱日精舍藏书志》。本书之注解,考证精审详核,纠正了不少古人注解中的错误,可知王度之于《尚书》,理解可谓深矣。本书有宋刻本存世。③ 二卷。清郝懿行(1755-1823年)撰。郝懿行字恂九,号兰皋,山东栖霞人,嘉庆进士,官户部主事。为清代经学家、训诂学家,长于名物训诂考据之学,撰有《尔雅义疏》、《山海经笺疏》、《易说》、《书说》、《郑氏礼记笺》、《春秋说略》、《竹书纪年校正》等书。此书卷上引朱熹的话,借以说明《尚书》与其他的经书一样,皆有难通之处。然后认为古文二十五篇,虽然朱熹对之产生了怀疑,但并未认为它们是伪作,所以郝氏认为吴鷟、吴澄把古文二十五篇当作伪书是过分之举。其论周官一篇,也辨及古文《尚书》,他指出有人认为古文《尚书》晚出,残缺散佚,不无后人之润色加工亦未可知;也有人认为出自东晋梅赜的补辑,都是不正确的。郝氏作此书,似未见过阎若璩的《古文尚书疏证》。此书多类宋元人说经家法,所采录的有苏轼的《东坡书传》、蔡沈的《书集传》、金履祥的《尚书表注》、陈栎的《尚书集传纂疏》等书。此书有光绪刊本。

猜你喜欢

  • 河运备纂

    不分卷。不著撰人名氏。旧钞本,不分卷。全书共二十余篇:淮安运河考、高宝运河考、瓜仪运河考、丹阳运河考、苏州运河考、浙江运河考、上江运道考、江西运道考、湖北运道者、湖南运道考、汶河考、洸河考、泗河考、沂

  • 新译华严经音义

    二卷。唐释慧苑撰。是书《开元录》卷九著录,云:“慧苑京兆人,华严藏法师上首门人。勤学无惰,内外兼通,华严一宗,尤所精达。以新译之经,未有音义,披读之者,取决无从,遂博览字书,撰成二卷,俾读之者,不远求

  • 涟漪堂稿

    二卷。清沈峻曾(约1670前后在世)撰。沈峻曾,字窳庵,仁和(今浙江省杭州市)人。生卒年均不详。顺治十一年(1654)副榜贡生。有《涟漪堂遗稿》。是集凡二卷。为晋安林云铭所选定。上卷为杂文,下卷为诗。

  • 琴溪集

    八卷。明陈寰(约1522年前后在世)撰。陈寰,字原大,江苏常熟人。生卒年不详。正德六年(1511)进士,官至南京国子监祭酒,陈寰与桂萼为同年,官翰林时,力斥萼议大礼之非,坐是移南京,旋告归。著有《琴溪

  • 古老子

    二卷。旧题许剑道人(生平事迹均不详)手刊。古人尊崇老子其人及书,常将《老子》一书刻于石上,以传后世,并题当事者字号以便青史垂名。收藏家又常于石上拓印图书以为珍品,此书则似为拓本。据《四库提要》载录,此

  • 春在堂诗集

    十卷。附《词》三卷。清俞樾(1821-1907)撰。俞樾字荫甫,号绚岩,晚号曲园居士,浙江德清人。道光年间进士,累官翰林院编修,督河南学政。后主杭州诂经精舍讲席三十余年。俞樾工篆书、隶书,通经书,著有

  • 岩栖幽事

    一卷。明陈继儒(详见《邵康节外纪》条)撰。此书只一卷,首有陈继儒自撰小引,其中云:“吾家於陵,及华山处士,世有隐德。余辈胶粘五浊,羁锁一生,每忆少年青松白石之盟,何止浩叹息丁酉始得筑婉娈草堂于二陆遗址

  • 诗经古音

    四卷。宋吴棫(约1100-1154)撰。吴棫字才老,同安(今福建厦门)人。宣和六年进士,绍兴中为太常丞,因忤秦桧出泉州通判。据徐蒇《韵补庐》称,棫著有《书裨传》、《诗补音》、《论语指掌考异续解》、《楚

  • 黄白镜

    一卷、续黄白镜 一卷。明李文烛(生卒年不详)撰。李文烛,字晦卿,自号梦觉道人,丹徒(今属江苏省丹徒县)人。撰有《黄白镜》、《续黄白镜》各一卷。古来修丹者,常以黄金白银比喻丹药之宝贵。又以其颜色比喻炼外

  • 孟子疏证

    二十二卷。清迮鹤寿(1773-?)撰。鹤寿字兰宫,江苏吴江(今江苏吴江)人。著有《齐诗翼氏学》、《帝王世纪地名衍》。是书有《正经界》六卷,《班爵禄》十六卷。《正经界》有凡例七则。分夏九州经界、夏九州分